贝贝文库 > 教学反思 >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18篇)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18篇)

小编:HT书生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如果你对教学反思范文感兴趣,那么请继续阅读下去,你会有所收获的。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和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这一堂课,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是采取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开火车读,抢读,比赛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三,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化,抓住课文中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进生活,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这是一节一年级二册语文课。《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本节课注重阅读的教学,注重学生读书识字的过程,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和情感体验。本课课文较长,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上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同时注意让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参加小组活动。

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达到从读中感悟。但仍有许多不足:

1、课文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2、我也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创造性的作业,比如回去运用多种方法(味觉、触觉、用处等)再找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或观察一种水果或蔬菜等等。

3、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小组读时要分清任务。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话语充满童真,故事情节生动、通俗易懂。通过描写燕子妈妈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们从中懂得只有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第一课时里,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能够读通读顺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词、生字,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并指导他们学会读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教学中成功之处:

1、教学伊始,轻松的师生对话和《小燕子》歌曲的演唱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让孩子们就《燕子妈妈笑了》这一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的质疑能力还较薄弱,但他们的个性活泼,好奇心强,所提的问题幼稚可爱甚至随意而不完整,但却能激发他们急于了解故事情节的积极性。特别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这一疑问能驱使孩子们主动去读书,去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3、一年级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当他们借助拼音读文后,老师动情投入的范读能帮助他们扫除生字障碍,并有了如何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不同语气的初步印象。个别朗读能力较好的孩子的朗读展示能激发孩子们的竞读及参与的热情,并进一步把课文读通读顺。

4、简笔画在板书上的运用能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分辨冬瓜、茄子在大小、颜色、细节部位上不同,帮助孩子们理请小燕子每次的观察所得及燕子妈妈的表现,从中懂得认真的重要性。

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地方:

1、让孩子们就文章题目提出疑问时,面对较多孩子提出的较零散、不完整或与不着边际的问题应如何处理如何引导,才能既培养他们学会提问的能力,又不会打消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后,让他们同桌合作,互检朗读情况时,本意是同桌读对了,表扬他,读错了,帮帮他。从而解决孩子们读书中不认识的字,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但面对较长的课文,针对一年级孩子好表现,缺乏耐心的的特点,有部分识字能力较薄弱的孩子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同桌朗读,让同桌合作读流于形式。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上《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收到了教好的学习效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体现四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听同桌读,听同学读,体现听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同时,用各种方式激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机会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有目的地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激励老师更加努力的探讨课改。

四、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化,抓住课文中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进生活,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反思本篇课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在第二课时的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二、思维扩展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三、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妈妈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四、口语交际,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的事物。

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这些会导致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凡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懂得,沿着传统思路想问题最容易,困难的是转变角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教师应该期待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当学生呈现的方法与传统观念不符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从鼓励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亲切、精炼,对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针对这节课,我有如下反思:

1、导入部分,由歌曲《小燕子》导入,学生一起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歌曲过长,及学生单调的表演动作,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2、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已制作了头饰,但因时间关系没让学生戴,若在时间调空上把握好一些让学生戴着头饰去朗读,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课前我已准备好了一个冬瓜和茄子,因时间关系,没有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后任务设计,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我在执教的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在课堂上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通过观察,了解两种不同事物的不同,我出示了两组不同的画面,一组为蔬菜,一组为水果。到此整个课堂教学都进行的相当的流畅。这时,我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草莓和香蕉,当我刚拿出来让孩子们说一说他们的不同时,孩子们很兴奋,小手都举得高高的。

a生说:“这两种都是水果。”

b生说:“草莓是锥形的,香蕉是条形的,像月亮一样。”

c生说:“草莓的表面不光滑,有小小的坑坑,香蕉的表面是光滑的。”

d生说:“草莓洗洗就可以吃,香蕉必须剥掉皮才可以吃。”

……。

突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将小手举得高高的,“你来说说。”我满怀期待的看着他。

“草莓很好吃,我想吃。”

我的头一下子都蒙了,脑子一片空白。我的个天啊,我在上公开课啊,全场有好几十个老师、领导在听课啊。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批评是不可能的,将这个问题忽略也是不可能的,我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脑子在飞快的转动着,在这一瞬间有很多种想法闪过我的脑子。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我笑着说:“你很喜欢吃草莓,对么?”孩子郑重的点了点头。我接着说:“那么你能告诉老师,草莓是什么味道的?香蕉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孩子一脸郑重的给我介绍着草莓和香蕉的味道,甚至是草莓吃到嘴里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孩子说的时候,我们能从他的脸上看到幸福。

我突然明白了,我们在讲这节课的时候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区分两种事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区分两种事物。当然,这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所学的通过形状、颜色、大小的比较来明白两种不同事物的区别,我们还可以通过味道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到两种水果的不同。

经过考虑,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在小组合作交流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不同水果,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仅从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来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还可以从品尝它的味道来比较水果的不同。

我的要求刚提完,整个课堂就沸腾了,孩子们的情绪空前的高涨。孩子们开心的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仔细的比较着,认真的记录着,高兴的品尝着。还出现了一个令我欣喜的现象:孩子们自己品尝过水果以后,还让其他的小伙伴们也品尝一下自己的水果,并且让小伙伴们说一说,自己品尝的水果和其他的小朋友品尝过以后,味道有什么不同。

看到孩子们有主动拿出自己的水果让其他小朋友品尝的行为,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引导。

师:“小朋友,你有了两个苹果,你的同桌有两根香蕉。如果你把你的苹果分给同桌一个,你同桌把他的香蕉分给你一根,那你拥有了几种水果?”

“两种。”孩子们齐声答道。

师:“我们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好吃的东西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我们食物。我们在学校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要把自己的东西跟朋友、同学分享。”

师:“对呀!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达到了资源共享,交到了朋友,还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顿时,我们的班级里面瓜果飘香。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中学会了分享。

(这样热烈的讨论中,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新观念:

课堂要体现和谐教学的思想,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主观、不武断。关心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认真思索。以平和的态度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说一说,孩子们视角下不同事物的比较,使原有简单的事物对比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沸腾的状态。孩子们对于离自己比较远的生活,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对于离他们生活比较近,甚至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事件就相对的感兴趣,也有极强的参与愿望。如果我们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尽情的参与课堂教学拓展,我觉得效果会更加的好。如:茄子和冬瓜离我们的生活就比较近,孩子有参与的愿望。当老师拿出实物草莓和香蕉的时候,孩子的诉说愿望,或者叫参与愿望就被调动了起来,出现:“草莓很好吃,我想吃。”就一点也不稀奇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引导孩子们进入这个自主探索的情境中,效果是很好的。于是,产生了孩子们开心的交流,认真的记录,并且将老师的要求不自觉的提高了。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有助于孩子思维的活跃,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提高。会更好的促使语文课堂朝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我们以前的教学一直延续着先写教案,让孩子们的思维顺延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当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常常表现的无所适从,甚至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课例。但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认为,如果在课堂上根据课堂学生反馈的变换,或者说根据课堂意外事件的发生,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及时的步骤或局部的调整,或许能达到超乎我们想象的效果。如我进行的及时小组合作学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释放,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效果也出奇的好。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师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说一不二,被家长宠着,没有分享的概念,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食物。在分享中收获快乐,收获幸福。让学生明白自己让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水果,同时自己也分享了其他小朋友的水果,这样自己不仅仅没有失去什么,还在相互品尝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收获了幸福。分享是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分享是资源的共同享用,当主动与他人分享,并可以切实做到,则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为以后交往奠定基础。这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渗透分享教育,我觉得切实可行,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共同参与度。使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有深度和教育意义,并且这种思想教育是渗透性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思想会得到提高和升华,会根深于他的生活之中,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20xx《燕子妈妈笑了》这节课我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课堂中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课堂中的许多游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比较满意:读好课文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怎样读好课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语言,从感悟中掌握语言的过程。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充分的读,表现为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所导。如:开课伊始,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读课文吗?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生字学习之后,“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吗?”而后,“一共去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由此在进入熟读环节。

2、引导学生读出书中人物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交流,读文品句的情感体验会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说读书的感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其他人就跟着说什么。如何凸现学生读书中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老师引导尤为重要。如: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评读,范读、师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同学;然后再由词到字,去拼音认字等方式。这样就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熟记生字。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导课、识字、比较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异同以及燕子和妈妈的对话等,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发现自身“牵”的成分较浓,学生自主的空间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我刚参加工作两年就迎来了课程改革实验。这是难得的机遇,也使我面临重大的挑战。课堂教学以什么形式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潜能,展示自我?怎样鼓励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多看,多想,多说?下面谈一件教学中碰到的“意外事”及我的处理。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个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贴上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我还去了菜市场购买实物。我很快买到了柄上长小刺的茄子,但冬瓜都是切成一块一块卖的,没有整个的。正发愁着,那边一位大娘说:“姑娘,我这儿有。”跑过去一看,这个冬瓜有一米来长,有三四十斤呢,而且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都没有。我问大娘,这冬瓜上面怎么没有细毛?“现在是春季,没有那种带细毛的冬瓜,要到了秋天打了霜以后才会有带毛的冬瓜。再说带毛的冬瓜是以前的旧品种,现在也不种了。”我只好买个表皮上没细毛的冬瓜让孩子观察,再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区别,有的说它们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青一个紫。杨光上来了,满脸自豪地说,这个茄子的柄上确实有刺,这个冬瓜皮是光滑的没有细毛。这下全班哗然了。我正准备解释这个冬瓜为什么没有细毛,就见王宇飞的小手举起来了,说:“我知道,我知道!因为皮上有细毛的话就会扎手,就没人买了,所以卖冬瓜的叔叔就把细毛刮掉了,把它擦的干干净净,就特别漂亮了。”孩子心里竟然有这么奇妙的想法。王雨萧说:“春季的冬瓜是不长毛的。”杨国兴说:“我叔叔告诉我现在的冬瓜品种就是不长细毛的。”呀!他们竟然把答案都说出来了,把我的担忧一下解决掉了。别的同学也由衷地把掌声送给了他们。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这是本课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各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两种蔬菜,观察它们的差异。王仕牧小组观察的是西红柿和西葫芦。只见王也治同学拿起了笔在画,把不同的外形画出来,这个做法真不错,我正想夸夸他。哪知道杨丁博同学忽然拿起西红柿咬了一口,说:“我知道西红柿可以生吃,酸酸的,甜甜的,西红柿里面是红的,而且有些小籽儿。而西葫芦是不能生吃的。”她说完别的同学都笑了。这个西红柿是用来观察的不是用来吃的,怎么能咬一口呢,我一下就火了,正想批评她,又一想,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她刚才是从品尝味道这个角度来说的,而且还发现了西红柿内部的奥秘,同时指出了西红柿和西葫芦在吃方面的不同之处。于是我改变了主意,请她将品尝结果告诉全班同学,同时我说:咱们班的同学比小燕子观察的还仔细认真,不仅看到它们外形的区别,还能从品尝味道来说出其他的区别,可真棒。学生们把羡慕的眼神投向杨丁博,她却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下课后,我想,如果我没有在课前去找冬瓜,没有发现现在的冬瓜表皮上已经没有细毛了,上课时,要是有孩子给我提出来,我肯定会批评他的。这就给我一个启示,新教材所涉及的某些内容必须亲自实践、体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节课的教学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此时老师要善于从中发现潜在的闪光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老师帮他们找出进步的因素,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很棒的,从而对学生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增长了信心。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教师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和动作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下面具体谈谈我这节课的教法:

1解决问题一: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我采用多种认读生字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认读效果。可以采用提问读、评价读、师范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摘苹果认读、送小燕子卡片认读并组词、夺红旗说话造句等形式来巩固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办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顺口溜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去探究问题。

2解决问题二时,我让学生自己先观察汉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以及书写时的关键笔画,然后我再总结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书写汉字时的方法一写二看三对照等。最后教师再范写汉字,学生书空,最后提问学生演板并评价指导等形式来巩固汉字的书写。

3利用生字卡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紧密结合。范读、齐读、自读中随文识字,然后缩小语境,最终使学生能够单独认读生字,然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效果。

面对孩子们积极学习的态度,我更多采取鼓励的方式,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多发言的孩子,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来展示自己。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讲评结合,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让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方向,以后还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一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高采烈地读,认真地观察,积极地表达,他们的高涨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而有了孩子们的喜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一半,这堂课使我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同时,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比如课堂时间的有效把握,送卡片环节的容量过大等因素。我个人认为,有喜有忧、有精彩闪现、有遗憾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而我们需要的正是真实不做作的课堂。任何人都不可能上出完美的一堂课,都会有缺憾。只要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境界就是一堂好课!这次我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更是受益匪浅。学无止境,我将会更投入地钻研教材,与学生倾心交流,达到教学相长。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利用三个谜语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向孩子们发问:小燕子做了什么事?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弄懂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是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一下就理解了。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感悟必须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的展现。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2、拓展部分,让学生去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意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可能是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缺乏创新。最后只好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希望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观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3、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东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一课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抓住课题导入,向孩子们发问: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可是读了许多遍,孩子们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东瓜的区别?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开始孩子们认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区别,并没有说到“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由于孩子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当“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这个题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很容易地读懂了:从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考虑问题,可以看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

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感悟必须是建立在熟读基础上的展现。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这些会导致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凡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懂得,沿着传统思路想问题最容易,困难的是转变角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教师应该期待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当学生呈现的方法与传统观念不符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从鼓励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的一个片断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当学生认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区别,要是她自己一次就能完全看清楚时,并没有说到“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但老师立即夸她做事比小燕子认真,真了不起,随即进一步引导:“可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的加重创见人意料,原来她认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此时,教师惊喜地再一次夸奖她想法特别,并带头为她鼓掌。于是她非常高兴她坐下了。

在这里,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循循善诱,学生独特的感受得到了肯定,得到了赞赏,因而其满足感溢于言表。试想,如果当初教师一语否定,那么这位学生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后的课堂上她还会像这样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吗?我相信,这样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敢于想像,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堂共度的40分钟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的一段时光”,就让真诚的赏识充满着课堂,唤醒和鼓舞我们的学生从学习中寻找成功的感受,寻找自信的力量吧!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引下,对冬瓜和茄子进行观察。通过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和茄子表面细微的不同之处。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懂得,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本课课文较长,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应采用更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达到从读中感悟。

2、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这次分角色朗读时,只设计了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进行对话的环节,而忽略了旁白部分,使故事的完整性与生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融入情境不够充分。

3、在教学“认真”这两个字的书写时,学用的方法应更多一些。因为“真”字是一个易错字,在之后的书写过程中也多次出现学生把“真’字中的三横写成两横的现象,所以我想也许在教这个字时如果能用一个故事或其他一些比较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对这三横的印象更深刻应该会好些。

4、课文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再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通过记叙小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并与燕子妈妈三次对话,最终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在大小、颜色、外形三方面都有区别,生动揭示了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设计理念。

1、学生为本,整体推进三维目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与方法。

2、读中感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读中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道理。

3、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在识字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冬瓜和茄子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情境画面及歌曲《小燕子》)。

教师口述:小朋友,春天来了,小燕子和妈妈一起从南方飞回来了。他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识记“燕”字。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意境,通过轻快的音乐、春意浓浓的春景,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合作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躺”和“挂”,可在学生自主识记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贴“冬瓜”和“茄子”图加深理解。)。

4、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2)齐读全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人人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交流识字的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读中感悟,体会道理。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怎样才能读好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呢?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

2、同桌分角色朗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

3、(课件出示: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学生扮演小燕子,师生分角色表演读,共同评价,体会道理。(在评价中指导读出疑问和高兴的语气。)相机板书:大小、颜色、外形方面的区别。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练习中朗读“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中,逐步感悟“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吗?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

二、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1、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跟小伙伴或老师说一说。

2、汇报交流,共同欣赏。

通过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交流探讨,懂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最后连细微之处也看清楚了,正是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的原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巩固生字字音。

2、指导书写。

1)同桌一起研究田字格里的字怎样写、怎样记。

2)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

3)学生练写,师生共同评价。

在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究,激发主动识记生字的兴趣。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2、展示交流,共同评价。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堂资源,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诵读全文,回归整体。

1、诵读全文。

2、师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相信每一位同都会像小燕子那样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诵读是对课文整体性的欣赏、品味的过程,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再一次得到凸现。教师言简意赅的总结,起到“水到渠成”之功效。

附:(板书)。

冬瓜图。

茄子图。

大小。

青紫。

细毛小刺。

燕子妈妈笑了的教学设计

明确文本取向,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对文本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品位的提升,让学生喜爱语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情感目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三次对话,读好对话。

【教学方法】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感悟泛化、浅化、异化的偏差,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情境、体验、观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仔细观察茄子与冬瓜,比较它们的异同。

2、老师: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音乐《小燕子》,学生随音乐拍掌跟唱。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燕子和燕子妈妈身边的故事。板书:燕,指导学生书写识记。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学情:

燕子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2、你们想读课文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看看菜园里的词语你认识了哪些。

(课件出示:燕子、躺在、茄子、挂在、能不能、不错、紫色的、仔细、小刺、满意)。

4、会读的站起来读一读。抽读个别难记的词。

5、我们认识了词宝宝,再来认一认字宝宝吧。(课件出示字)。

〈1〉请大家拿出生字卡,读读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

〈2〉请小组长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6、同学们自学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遇到不会读的字就摆摆手。抽出个别难认的字,请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来吗?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谁愿意向这位同学挑战?你认为哪段读得最好就站起来读那段,评一评。

3、谁来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燕子妈妈交给小燕子什么任务?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你能不能飞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齐读,板书:冬瓜、茄子(简笔画)让学生贴图,体会“躺”和“挂”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4、小燕子完成任务了吗?它是怎么完成的?(指导朗读3-6自然段)。

【自评: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地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6自然段,找一找: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园几次?它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结果,相机板书。

冬瓜茄子。

大小。

青紫。

细毛小刺。

师生合作读。

(师:冬瓜是大的,生:茄子是小的……)。

3、小燕子发现冬瓜和茄子有这么多不同,它是怎样对燕子妈妈说的?你愿意读一读吗?找出小燕子说的话,用“ll”画出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朗读小燕子的话)。

(1)课件出示句子:

“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2)试读。

(3)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高兴)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4)第二次呢?(高兴,而且惊讶),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5)第三次呢?(兴奋)。

课件出示(冬瓜、茄子实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小燕子连这么细微的地方都看到了,它当时是什么心情?(不但惊讶,而且兴奋),指名读,评读,师引读。

再读三组对话。

4、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观察得这么仔细,燕子妈妈又怎么样呢?

用“n”划出妈妈的话啊,自己读一读。

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1)课件出示:

“不错。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很好。你再去仔细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2)指导朗读对话。

四、精读课文,展示表演。

听到同学们这么入情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队伍。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吧,老师读燕子妈妈的话,你们读小燕子的话。

师生共同表演。

课件出示对话:

“你能不能飞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不错。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很好。你再去仔细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学生合作表演。

【自评:师生一起尽情朗读,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五、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自评: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六、小结: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同学们和小燕子一样,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仔细。这样,这个人就能不断地进步。

七、作业设计:

1、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课文。

2、演一演:和妈妈一起读对话。

3、比一比:观察一种蔬菜的颜色、形状、大小。

【教后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上与以往常见的设计没多大区别,重视朗读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

一、重视读好课文,强调以读为本。

读好课文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怎样读好课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语言,从感悟中掌握语言的过程。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充分的读,表现为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所导。如:开课伊始,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读课文吗?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生字学习之后,“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吗?”而后,“一共去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由此在进入熟读环节。

2、引导学生读出书中人物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交流,读文品句的情感体验会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说读书的感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其他人就跟着说什么。如何凸现学生读书中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老师引导尤为重要。如: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评读,范读、师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同学;然后再由词到字,去拼音认字等方式。这样就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熟记生字。

三、巧用多媒体。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导课、识字、比较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异同以及燕子和妈妈的对话等,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发现自身“牵”的成分太浓,学生自主的空间较少。

文档为doc格式。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贴近儿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在诵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认识“燕、躺、茄、挂、能、错、仔、细、皮、刺”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所发现的不同之处及心理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字卡、冬瓜和茄子实物。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出现两条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a、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猜一蔬菜名)。

b、身穿绿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儿多,个个白脸膛。(猜一蔬菜名)。

2.引出课题,板书后齐读课题。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宝宝与同桌同学互相认读。

3.出示生字宝宝卡片(带拼音),指名读、带读、齐读。

4.生字宝宝会认了吗?去掉拼音,个别读,开火车读。

5.这些生字宝宝真调皮,一眨眼它们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吗?

6.点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7.想想: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一次小燕子发现了什么?自读课文找出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划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再和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谁来读?评,看谁读出小燕子和妈妈不同的语气来。

3.冬瓜大,茄子小,大家用动作表演一下吧。

4.师生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师总结:小燕子真聪明,第一次就发现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样。(板书: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燕子第二次又发现了什么?它和妈妈又说了些什么呢?

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

2.谁来读?把小燕子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点读、互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3.师总结:第二次去小燕子又有新的收获,它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颜色不相同。(板书: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小燕子飞到菜园里认真观察的情景。)。

师:这一次小燕子听了妈妈的话,它又飞到菜园里,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呀!认真地找呀!终于它又有了新的发现,它高兴地——叫了起来!

2.师总结:呀!小燕子第三次来到菜园里,它又有新的发现。(板书: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

3.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议一议,燕子妈妈为什么会满意地笑了?

4.全班交流讨论。

四、分角色演一演。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燕子妈妈和菜园图片)。

师:前几天燕子妈妈邀请我到它的菜园里去做客呢!看,我还拍了几张照片,临走时燕子妈妈还让我给小朋友们带回些礼物,大家看!(老师拿出冬瓜和茄子实物,分到各个小组。)。

2.学生分组活动。通过看,动手摸,切开观察,说说发现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3、全班交流。根据下面句式,练习说话。

我发现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课文,在阅读中识字15个(底限),并继续培养看上下文猜字的识字方法,复习其它识字方法。

2、能比较熟练的读课文,鼓励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好习惯。

生字词卡片、茄子、冬瓜、西红柿若干。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师:(出示冬瓜和茄子实物)请同学们说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生:冬瓜是青色的,茄子是紫色的。

生:冬瓜大,茄子小。

生:茄子有柄,冬瓜没有柄。

师:有一只小燕子也了解到了这些知识,它是怎么了解到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7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师:想了解这个故事吗?那怎样去了解呢?

生:自己读书,了解故事的内容。

师:老师真喜欢你们这种勇于探索的劲头,可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可以查字表、看拼音。

生:也可以看上下文,结合句子猜一猜。

生:不会的问一问同桌,同桌不会的可以问老师。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呀!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希望你们把不熟悉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这样记得就更牢固了。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有重点的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巡视中关注、帮助其他同学。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把课文中的生字拿出来,你们能读出来吗?

出示生字小黑板(生字在苹果形的卡片上),学生齐读之后,男女生再赛读。

游戏:摘苹果。

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可真了不起,除了读书认真以外,一定还有自己好的识字方法。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当小老师,你认识了哪个生字,就把它从小黑板上摘下来,挂到旁边的苹果树上,并教给大家这个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

教师快速的画一棵苹果树的简笔画。

学生当小老师教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生:之后,再齐读一遍,开火车读一遍。

师:生字大家都认识了,再来读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读熟的同学可以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读得还不是很熟的同学,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

学生投入到读书中。

师:课文读完了,能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吗?有什么想法要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说小燕子是如何知道冬瓜与茄子的不同的,是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的更认真。怎样做是认真观察呢?反复实践,多观察几次,还要观察仔细,这也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的原因。)。

师:大家自己读书都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也想读一读,请认真听,我读完后说说我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说说自己听老师读后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或谈自己新的体会。

你想对小燕子说些什么?对燕子妈妈说些什么?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师:是啊,我们也应该像小燕子一样认真去看,认真去做好每件事。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茄子和西红柿,请认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选出代表谈一谈。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讲的是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

以前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按课文顺序,把燕子妈妈三次让孩子去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区别一一讲授出来。这次,我根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大胆放手而展开教学。

一、小组合作,快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冬瓜的区别?每次观察到什么?燕子妈妈每次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燕子前两次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引导孩子理解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了,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燕子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新发现。这不但让学生自己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以感情为纽带,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体会情感。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以“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为主线,架起师、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桥梁。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男女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小组比赛读、有感悟地读??把以前“以老师讲为主”改为“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

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拓展部分时,我让学。

生再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学生观察茄子和冬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有序地观察事物,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总是在探索中前进。经过学习、反思、总结,定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促进我不断成长。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良好品质。课文的内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还安排了关于识字,写字,句式练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可取之处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的生字掌握较好,课文朗读也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1、课始我就用两则谜语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认识“燕”字也以顺口溜帮助孩子们记忆: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2、课中设置情境,把小动物作为学生的好朋友、学习伙伴,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

3、同时,设置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进入角色,读起来有声有色,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效果自然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孩子们的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先决条件,从而使孩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兴趣盎然”。

(二)以指导朗读为重点。

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孩子语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始终抓住朗读不放,并以读代讲,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道理。

1、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基本做到人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致使学生的读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2、师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放声朗读。

3、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拔、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读好了小燕子说的话,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师生共同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入情入境,边演边读,几乎能背着表演读了,效果非常好!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础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且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以教给方法为目的。

“受人以渔”、“学以致用”当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语言,还应学会观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本课教学中,帮助小燕子总结收获就是在帮助孩子们梳理一节课的收获。

2、教给学生学习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请学生观察尖椒、菜椒和苹果、梨、苦瓜等,运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使其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去,从而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这节课本来设计的以“读”为主,因让孩子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但在教学中,还是有些受“功利心”的影响,为了给家长展示一个更为完整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部分孩子的朗读。同时,孩子们展示的面也不够大(没能做到人人发言。)。

我想,任何时候的教学都应真正以学生为本,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育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生字学习。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冬瓜与茄子的不同。

多媒体课件,字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想不想猜个谜语?

2、它们都是蔬菜,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看课件,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3、小燕子也去看了这两种蔬菜,怎么使燕子妈妈笑了呢?相信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会懂得。(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音,读通文。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会(拼音、联系上下文猜字、问老师和同学等)标一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1)读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都会的放一边,个别不会的处理好。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读。

三、巩固生字学习,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1、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读读句子,变红的词认识吗?读一读。

2、他们从句子里飞出来,你还认识吗?

3、从词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字请读出来。(会认字)。

4、同桌合作识字:

要求:(1)互助读文。

(2)考考你:互相提问生字记忆结果,交流记忆方法。

5、游戏:读音报字。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主要写了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

(1)小燕子一共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

(2)找出小燕子3次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3)用“——”和“………”分别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说的话读一读。

(4)分角色小组内读一读。

3、指名学习小组朗读。

4、读第七自然段。

五、总结拓展:

2、口头表达练习:

说出下面两种事物的不同点。

六、课外作业:

1、找找课文中的反义词。

2、和父母一起分角色把课文读得更好,下次课进行表演。

冬瓜大青细毛。

小燕子认真、仔细。

茄子小紫小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单元以认真为主题,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燕子妈妈笑了》是其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小燕子妈妈很高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还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体验中自已去获取,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

2、情感目标: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多媒体运用:

1、上课伊始,教师用歌曲引出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2、课件出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使学生在动态的呈现中轻松掌握。

3、课件出示冬瓜,茄子的对比图,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4、补充句子的练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燕子》那首歌吗?我们来唱唱好吗?(播放《小燕子》)。

2、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看看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块板书,认识的字就大声念出来。

3、复习词语(课件出示)。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

2、喜欢这个故事吗?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课文有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手指着字。(分段指名读)。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谁来说说课文里讲了哪两种蔬菜?(据生答粘贴冬瓜和茄子图片)。

2、我该怎么贴呢?你怎么知道的?(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二)学习二至五自然段。

1、燕子妈妈给小燕子提出了什么问题?请自读课文,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指名反馈: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温柔、可亲)。

2、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自读课文,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指名反馈,据生回答板书:大、小、青、紫、细毛、小刺。看课件,理解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小燕子的高兴、兴奋和惊喜,声调要上扬。)。

3、出示课件,填空。

4、扮演角色表演。

5、分角色朗读课文。叙述部分齐读,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四人小组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4、师小结: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许多不同之处,所以,燕子妈妈才满意地笑了。

四、拓展练习。

1、师拿出一个西红柿和黄瓜,让学生认真观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模,用耳听,用鼻子闻,亲口尝......不仅可以看外面,还可以看里面,如果你把黄瓜和西红柿切开,还会有许多发现。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读书后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孩子们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真读书自己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但本节课仍有许多不足:

1、课文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加上一些表演和想象,想象燕子妈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既深挖了主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对课文的情感教育意义。

2、分角色朗读还不够,在小组读时要分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