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文库 > 学习心得体会 > 专业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案例16篇)

专业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小编:影墨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非常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启示。

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传统的荣辱观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教育,帮助人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表现。社会流行错误的荣辱观念,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格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教育,促进社会风气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荣誉感和耻辱感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形成新的道德自觉。我们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更加明确地以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最高荣誉。

第一,要实现利国利民。一般来说,荣誉和屈辱的评价以社会道德为基准,受到肯定赞美的道德行为是荣誉,受到否定和谴责的道德行为是耻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这一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行为,是道德行为。爱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最高的荣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坚持利国利民,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者,必须得到人民的赞赏和尊重肯定和赞赏。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必须坚持统一我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一个人离开的话。

了社会价值,离开人生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就谈不上人生自我价值。只有把个人的全部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奋斗之中,造福于人类,创造人类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做到知荣知耻。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让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总是喜欢荣誉、追求荣誉,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与丑陋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荣誉也总是与耻辱相联系而产生的。知道何为荣固然重要,知道何为耻更是难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人不可无耻。知耻者,就能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失,避免再步后尘,从而走出耻辱的阴影;知耻者,就能激发起进取心,争取荣誉。所以说,知耻者近乎勇,有了耻辱心,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持人格尊严,就能产生自制力,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剥削阶级的荣辱观以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他们把个人功名利禄作为最高荣誉,一切为了个人的目的,甚至不惜违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相反,认为荣辱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合理又合法,不能与社会的公众利益相悖。因此,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会中严格自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要建立社会舆论平台。一般来说,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社会大众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人和影响人。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实践平台。道德的实践是人类精神和行为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社会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渗透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公民具体的道德实践,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第五,建立学校教育平台。接受学校教育是社会公民成长的重要阶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判断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渗透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价值观念渗透到课程的学习中,让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中摄取营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

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文章写作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文章写作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新疆四史心得体会新疆集中教育心得体会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牢固地树立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2、认清三股势力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

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

证明,民族分。

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对“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

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4、.高度重。

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又一重要战场,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门和广泛的人群。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特点,这场斗争复杂而隐蔽,难度相当大。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对宣扬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的“三本书”的批判,开展了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研究。从1992年起,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开设了以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课程,在全疆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从1997年起开始,对大中专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对“三股势力”渗透比较严重的学校,派驻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整顿治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设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西藏、新疆进行广播渗透的“西新工程”,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进农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图书报纸送到各族农牧民手中的“东风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广大农牧民中。这些宣传工作,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响彻新疆大地。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

近年来,为了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加强全民族团结,新疆各地普遍开展了以“四史”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即学习党史、新疆党史、新疆史和中华民族史。作为一个在新疆生活的人,我也积极参与了这次“四史”学习,从中受益匪浅,深感到了党的伟大和中国的辉煌。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对这次学习的几点感受。

首先,学习党史使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党史,我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成立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造福,为社会进步献力。研读党史中的优秀党员事迹,我看到了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他们一身正气、无私奉献的品质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要比其他人更重,要时刻保持先进性并以身作则。通过这次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更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其次,学习新疆党史让我对新疆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通过学习新疆党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疆各族人民奋斗的艰辛和党的领导下的伟大成就。新疆是一个边疆地区,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党的正确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新疆。学习新疆党史,让我对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加热爱,也更加有信心和骄傲。

另外,学习新疆史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国的辉煌。通过学习新疆史,我了解了新疆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种族融合、多文化共生的地方。在新疆史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团结的场景。通过了解新疆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伟大性。学习新疆史,让我倍感自豪和自信,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更加坚信中华民族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通过学习“四史”,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个普通的新疆居民,我深感自己应该为家乡的繁荣和进步出一份力。通过学习“四史”,我对新疆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现实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推动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要时刻保持对事情的敏感和责任心,以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新疆四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和中国的辉煌。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对党史、新疆党史、新疆史和中华民族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我更加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我将以此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随着急剧的社会转型,新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纪初从西亚、南亚一带传入新疆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义的大肆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苏等地先后发生了由民族分裂势力煽动的群体性骚乱。80年代中后期,乌鲁木齐市又发生了多起在别有用心者鼓动下的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这些严重干扰了新疆改革开放的进程,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2、认清三股势力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对新疆的社会产生过深远的恶劣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煽动宗教狂热,鼓吹新疆“独立”,搞什么“东突厥斯坦国”。这30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组织团伙被我公安机关破获。从1990~2001年,新疆“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达200余起,造成各族群众、军警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证明,民族分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对“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

自治区党委紧紧依靠公安政法机关、驻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对“三股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给予坚决打击,重点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了新疆局势。在长期的对敌斗争实践中,总结出了“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斗争经验,并作为与“三股势力”斗争的一条重要原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4、高度重。

新疆四史学习后心得体会

近期一部名为《新疆的回回们》的纪录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的历史和现状,我参加了“新疆四史”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疆的多元文化、边疆风貌以及中国对于民族团结的重视,下面我将分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疆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多元社会。我在学习中了解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中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新疆境内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是新疆最大的民族群体。在新疆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多元文化。通过学习《新疆通史》,我明白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吸收,这也让我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我对新疆这一边疆地区的风貌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新疆风物志》,我感受到了新疆的壮美山河、辽阔草原,以及古老的城市和村庄。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既有神奇的喀纳斯湖、色特拉河,也有茫茫戈壁和世界屋脊的天山。这些自然资源的丰富又造就了新疆的独特风貌。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美丽和荒凉,也更加理解了边疆地区人民的艰辛和勤劳。

第三,我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国政府对于新疆民族团结的重视。在学习《新疆的历史与现状》,我看到了中国的治疆方针政策,可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些政策中,我特别关注了对于少数民族的尊重和保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民族团结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中国一直强调的“团结、和谐、稳定”,以及“统一、稳定、繁荣”的方针。

第四,学习中令我深刻动容的是,维吾尔族同胞在新疆社会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学习《新疆乌鲁木齐的夜》,我了解到维吾尔族同胞作为新疆的主体,为新疆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努力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又充分保护和传承了自己丰富的文化体系。我深为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所感动,也更加理解了新疆的边疆风情。

最后,新疆四史学习活动让我认识到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在学习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以前对于新疆存在很多的误解和片面的看法。通过学习,《新疆的历史与现状》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新疆的历史与发展,明确了新疆的治理方针,明白了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边疆地区,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新疆的发展和现状。

通过学习新疆四史,我不仅仅了解了新疆的历史和现状,更加认识到中国政府对于民族团结的重视,以及新疆维吾尔族同胞为新疆的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__年党的十九大和__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重大战略和政治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实现新使命的必然要求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使命需要伟大思想。深入学习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全党,教有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然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总目标、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优势,提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美蓝图,完整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党和人民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

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各民族共同生活、繁衍的家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扎根于这片沃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拼搏,创造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从内地任职到新疆的领导干部,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暴力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民族分裂分子不断制造事端,残害无辜生命,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所犯下的极端罪行,他们的阴险目的就是制造民族仇恨、制造国家分裂,企图把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这我们绝对不会答应,他们的阴谋也绝对不会得逞!三股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幌子,躲藏在我们少数民族群体中,他们是维吾尔人身上的毒瘤,是维吾尔人的败类,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绝对不能被他们绑架,要坚决与三股势力做斗争,不铲除三股势力,誓不收兵!

三股势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要深刻揭露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裹胁群众、图谋分裂的险恶用心,揭批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本质,引导各族群众认清他们的丑恶嘴脸,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这场人民战争。

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这场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的斗争中,更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坚决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不做两面人,不当两面派,在打击三股势力犯罪,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时刻做到头脑清醒,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亮剑,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犯罪,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新疆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各族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幸福生活。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就没有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就没有各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更没有我这次来到新疆学习的机会。我们国家为了我们新疆的发展,为了新疆的广大百姓,正举全国之力,开展对口支援,为百姓办实事、好事,办惠民生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我们要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帮助、关心我们的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把我们新疆建设得更美好而出一份力。

我要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牢记建设大美新疆的光荣使命。冲锋在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扫黑除恶斗争的第一线,把严打专项活动和扫黑除恶斗争专项活动相结合,深入一线,亲自作为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谋幸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依法严惩暴恐。在工作中敢于担当、直面挑战,坚决与两面人作斗争。我要不断发声,不断亮剑,深化学习新疆四史,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好身边的人,用新疆四史教育身边的人。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在爱国守法、维护团结、抵御极端分裂中净化民族、铲除暴恐。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敌人,敢于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坚定坚决斗争,不折不扣落实自治区党委系列决策部署。我们同三股势力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

证明,民族分。

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又一重要战场,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门和广泛的人群。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特点,这场斗争复杂而隐蔽,难度相当大。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对宣扬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的“三本书”的批判,开展了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研究。从1992年起,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开设了以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课程,在全疆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从1997年起开始,对大中专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对“三股势力”渗透比较严重的学校,派驻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整顿治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设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西藏、新疆进行广播渗透的“西新工程”,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进农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图书报纸送到各族农牧民手中的“东风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广大农牧民中。这些宣传工作,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响彻新疆大地。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为进一步检验返乡学生在一个暑假的教育成果,近日在县教育局四楼会议室,由察布查尔县教育局牵头,县委宣传部、群众工作部、团委、“访惠聚”办公室积极配合,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了以“正确认识新疆四史、做合格新疆学生”为主题的发声亮剑活动。此次参赛学生共15名,分别来自全县15个乡(镇)场。

活动中,返乡学生们围绕新疆“四史”等内容,结合自己和家人的实际、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所享受的惠民政策,谈感受、讲认识,严厉声讨“三股势力”、“两面人”、暴力恐怖活动。用强大的正能量,表达了自己的心中誓言——不忘初心跟党走,汇集青春正能量;坚定坚决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英勇斗争,用言行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加学生们对家乡的认同感。

察布查尔镇返乡学生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阿依波塔说:“我想代表千千万万在外求学的新疆孩子,向我们美丽的家乡自豪且庄严地宣告:什么“三股势力”、什么“两面人”、什么“宗教极端思想”,都不是事。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有自信、有胆量!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年龄,更不分你我,我们相聚在这里,发声亮剑、坚定立场,像一把把火温暖和鼓励着彼此。我们相信明天将会散成满天的星光,用知识、用实力、用信仰去照亮察布查尔、新疆,甚至全中国、全世界最美丽广阔的夜空。我们一路高歌,无怨无悔!”。

就读于山东省潍坊中学的内高班学生尤里吐斯阿依·热依木江说:“我从新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走出来,到内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我来说,是一次终身受益的成长过程。幸福来之不易,我感恩家人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与关心,感恩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对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高度关怀。作为一名受恩于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农家子女,我发自肺腑地想跟依然追逐梦想的学子们说一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认清民族分裂的本质和危害,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好好保护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并时刻铭记:为了新疆稳定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安宁团结,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努力,我们一定要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县委宣传部对返乡学生开展发声亮剑活动提出勉励和希望,要求他们要把自己深刻摆进去,触及具体问题、具体事例、触及敏感问题,要发真声,亮利剑。一是讲真话。真实就是力量,而不是说空话、套话、大话;二是讲心里话。“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想家”,但有国才有家;三是讲认识。要正确认识新疆“四史”。四是讲问题。大家的演讲都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有对家人学习的认识,有希望家庭回归正常的渴望。五是讲立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分不开。六是讲感恩。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党,感恩父母,感恩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各民族共同生活、繁衍的家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扎根于这片沃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拼搏,创造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从内地任职到新疆的领导干部,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暴力****、宗教极端分子、民族分裂分子不断制造事端,残害无辜生命,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所犯下的极端罪行,他们的阴险目的就是制造民族仇恨、制造国家分裂,企图把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这我们绝对不会答应,他们的阴谋也绝对不会得逞!三股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幌子,躲藏在我们少数民族群体中,他们是维吾尔人身上的毒瘤,是维吾尔人的败类,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绝对不能被他们绑架,要坚决与三股势力做斗争,不铲除三股势力,誓不收兵!

三股势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要深刻揭露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裹胁群众、图谋分裂的险恶用心,揭批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本质,引导各族群众认清他们的丑恶嘴脸,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这场人民战争。

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这场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的斗争中,更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坚决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不做两面人,不当两面派,在打击三股势力犯罪,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时刻做到头脑清醒,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亮剑,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犯罪,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新疆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各族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幸福生活。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就没有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就没有各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更没有我这次来到新疆学习的机会。我们国家为了我们新疆的发展,为了新疆的广大百姓,正举全国之力,开展对口支援,为百姓办实事、好事,办惠民生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我们要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帮助、关心我们的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把我们新疆建设得更美好而出一份力。

我要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牢记建设大美新疆的光荣使命。冲锋在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扫黑除恶斗争的第一线,把严打专项活动和扫黑除恶斗争专项活动相结合,深入一线,亲自作为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谋幸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依法严惩暴恐。在工作中敢于担当、直面挑战,坚决与两面人作斗争。我要不断发声,不断亮剑,深化学习新疆四史,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好身边的人,用新疆四史教育身边的人。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在爱国守法、维护团结、抵御极端分裂中净化民族、铲除暴恐。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敌人,敢于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坚定坚决斗争,不折不扣落实自治区党委系列决策部署。我们同三股势力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党员教师学习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

证明,民族分。

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又一重要战场,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门和广泛的人群。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特点,这场斗争复杂而隐蔽,难度相当大。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对宣扬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的“三本书”的批判,开展了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研究。从1992年起,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开设了以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课程,在全疆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从1997年起开始,对大中专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对“三股势力”渗透比较严重的学校,派驻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整顿治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设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西藏、新疆进行广播渗透的“西新工程”,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进农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图书报纸送到各族农牧民手中的“东风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广大农牧民中。这些宣传工作,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响彻新疆大地。

为进一步检验返乡学生在一个暑假的教育成果,近日在县教育局四楼会议室,由察布查尔县教育局牵头,县委宣传部、群众工作部、团委、“访惠聚”办公室积极配合,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了以“正确认识新疆四史、做合格新疆学生”为主题的发声亮剑活动。此次参赛学生共15名,分别来自全县15个乡(镇)场。

活动中,返乡学生们围绕新疆“四史”等内容,结合自己和家人的实际、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所享受的惠民政策,谈感受、讲认识,严厉声讨“三股势力”、“两面人”、暴力恐怖活动。用强大的正能量,表达了自己的心中誓言——不忘初心跟党走,汇集青春正能量;坚定坚决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英勇斗争,用言行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加学生们对家乡的认同感。

察布查尔镇返乡学生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阿依波塔说:“我想代表千千万万在外求学的新疆孩子,向我们美丽的家乡自豪且庄严地宣告:什么“三股势力”、什么“两面人”、什么“宗教极端思想”,都不是事。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有自信、有胆量!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年龄,更不分你我,我们相聚在这里,发声亮剑、坚定立场,像一把把火温暖和鼓励着彼此。我们相信明天将会散成满天的星光,用知识、用实力、用信仰去照亮察布查尔、新疆,甚至全中国、全世界最美丽广阔的夜空。我们一路高歌,无怨无悔!”。

就读于山东省潍坊中学的内高班学生尤里吐斯阿依·热依木江说:“我从新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走出来,到内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我来说,是一次终身受益的成长过程。幸福来之不易,我感恩家人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与关心,感恩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对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高度关怀。作为一名受恩于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农家子女,我发自肺腑地想跟依然追逐梦想的学子们说一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认清民族分裂的本质和危害,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好好保护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并时刻铭记:为了新疆稳定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安宁团结,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努力,我们一定要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县委宣传部对返乡学生开展发声亮剑活动提出勉励和希望,要求他们要把自己深刻摆进去,触及具体问题、具体事例、触及敏感问题,要发真声,亮利剑。一是讲真话。真实就是力量,而不是说空话、套话、大话;二是讲心里话。“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想家”,但有国才有家;三是讲认识。要正确认识新疆“四史”。四是讲问题。大家的演讲都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有对家人学习的认识,有希望家庭回归正常的渴望。五是讲立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分不开。六是讲感恩。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党,感恩父母,感恩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各民族共同生活、繁衍的家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扎根于这片沃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拼搏,创造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从内地任职到新疆的领导干部,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暴力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民族分裂分子不断制造事端,残害无辜生命,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所犯下的极端罪行,他们的阴险目的就是制造民族仇恨、制造国家分裂,企图把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这我们绝对不会答应,他们的阴谋也绝对不会得逞!三股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幌子,躲藏在我们少数民族群体中,他们是维吾尔人身上的毒瘤,是维吾尔人的败类,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绝对不能被他们绑架,要坚决与三股势力做斗争,不铲除三股势力,誓不收兵!

三股势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要深刻揭露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裹胁群众、图谋分裂的险恶用心,揭批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本质,引导各族群众认清他们的丑恶嘴脸,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这场人民战争。

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这场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的斗争中,更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坚决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不做两面人,不当两面派,在打击三股势力犯罪,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时刻做到头脑清醒,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亮剑,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犯罪,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新疆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各族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幸福生活。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就没有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就没有各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更没有我这次来到新疆学习的机会。我们国家为了我们新疆的发展,为了新疆的广大百姓,正举全国之力,开展对口支援,为百姓办实事、好事,办惠民生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我们要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帮助、关心我们的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把我们新疆建设得更美好而出一份力。

我要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牢记建设大美新疆的光荣使命。冲锋在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扫黑除恶斗争的第一线,把严打专项活动和扫黑除恶斗争专项活动相结合,深入一线,亲自作为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谋幸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依法严惩暴恐。在工作中敢于担当、直面挑战,坚决与两面人作斗争。我要不断发声,不断亮剑,深化学习新疆四史,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管好身边的人,用新疆四史教育身边的人。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在爱国守法、维护团结、抵御极端分裂中净化民族、铲除暴恐。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敌人,敢于同三股势力、两面人作坚定坚决斗争,不折不扣落实自治区党委系列决策部署。我们同三股势力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__年党的十九大和__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重大战略和政治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实现新使命的必然要求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使命需要伟大思想。深入学习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全党,教有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然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总目标、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优势,提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美蓝图,完整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党和人民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

新疆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新疆开展了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主题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思考、总结反思,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通过学习“新疆四史”,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在书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总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还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意见建议,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措施。

其次,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加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通过学习“新疆四史”,广大群众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在撰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思考了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积极弘扬民族精神,为新时代的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情感纽带。通过学习“新疆四史”,各民族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在书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体味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还表达了对多民族生活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为加强民族认同感提供了重要的倡议和参考。

另外,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通过学习“新疆四史”,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思考了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在撰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他们深入思考了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对价值观践行的建议和措施,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文库主题活动在新疆地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深入学习、思考和总结反思,广大群众增进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对于巩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党史和新疆四史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

证明,民族分。

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又一重要战场,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门和广泛的人群。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特点,这场斗争复杂而隐蔽,难度相当大。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对宣扬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的“三本书”的批判,开展了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研究。从1992年起,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开设了以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课程,在全疆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从1997年起开始,对大中专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对“三股势力”渗透比较严重的学校,派驻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整顿治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设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西藏、新疆进行广播渗透的“西新工程”,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进农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图书报纸送到各族农牧民手中的“东风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广大农牧民中。这些宣传工作,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响彻新疆大地。

在本次“学党史、读经典”活动中,我有机会再次深入学习我党的光辉历史以及伟大的思想,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提升,也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遥想自己06年入党时的一句句誓言,回首这几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感慨良多。每当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每当遇到挫折,倍受打击;每当遇到困惑,踌躇不定时,都是共产党员的信念激励着我,促使我明确目标、奋发向上、脚踏实地、一路前行。

回顾我党90余年的风雨历程,其中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从成立之初的星星之火,到后来的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时代的考验,怀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从落后贫穷的旧社会走到了富强民主的新时代,其中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思想和智慧。纵观我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贯穿我党建设的一条主线,从最初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员们始终走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以昂扬的斗志,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我党的先进思想和光辉历史,以史为鉴,在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前进的动力,才能更好的指导现在的工作,完成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的使命。

目前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党要想长期执政,使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必须从各个时期的我党历史中,汲取成果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学习党史,我们首先要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次,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历史经验,沿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

儒家传统思想中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可见端正思想,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最终天下太平。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好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各方面的能力。当前的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我辈年轻一代、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来说,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轻易被其他腐朽、落后的思想所左右。其次要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发扬老一辈革命军的光荣传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时刻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抱有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克己奉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造福。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时,慢慢考虑去间接影响周围的人,使得大家都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目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指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公司支部组织的系列党史主题学习研讨,及党史陈列馆、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活动,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发,对党史以及开展党史教育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真正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成效,为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史明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理解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百年党史既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还是一部自身建设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好党史,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深刻领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只有准确把握这一真理,才能够更加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学史增信。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党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切感悟到,我们党百年历程中是经过怎样反复比较和总结,坚定执着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就会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学史崇德。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百年党史中,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夏明翰、刘志丹、左权、杨靖宇、赵一曼等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这种前仆后继的精神铸就了共产党人高贵的人格品德。从党史中体会这种精神,有助于更好地锤炼个人私德、培塑为民公德和铸牢党性大德,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标准和行为准则。

学史力行。学习党史要与时俱进,身体力行,在攻坚克难中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能力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通过对党史的内在要求和深邃内涵的学深悟透,更加坚定了理想信仰、筑牢了宗旨情怀、肩负初心使命,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不断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近年来,新疆问题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的历史与现状,推动全民族的团结进步,中国政府出版了《新疆四史》。这是一本介绍新疆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通过阅读《新疆四史》,我对新疆的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政府处理新疆问题的方针和政策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

首先,《新疆四史》带我深入了解了新疆的丰富历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新疆的历史沿革、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我了解到,新疆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级行政区,是多民族、多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先后属于汉朝、西域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等,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人文和民族特色。《新疆四史》不仅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全面还原了新疆的历史,更详细地介绍了新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使我对新疆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新疆四史》揭示了中国政府对新疆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书中明确提出,新疆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着力保障各民族的宗教、语言、文化等权益。《新疆四史》的出版,正是为了加深全民族对新疆的了解,打破误解和偏见,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通过阅读《新疆四史》,我认识到中国政府重视新疆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新疆的繁荣稳定,使全体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然而,新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西方媒体对新疆的报道存在严重的偏见和错误,制造了大量虚假的新闻。这些偏见和错误对中国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并给中国的维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疆四史》的出版正是为了澄清外界对新疆的误解,呼吁国际社会根据真实的情况评价新疆。通过《新疆四史》的阅读,我发现很多西方媒体报道新疆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他们对中国政府处理新疆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一无所知,荒谬地对中国的努力指手画脚。因此,只有通过真实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新疆,推动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总而言之,《新疆四史》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它让我深入了解了新疆的历史与现状,对中国政府处理新疆问题的方针和政策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新疆的繁荣稳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同时,我也看到了国际社会对新疆问题的关注和误解,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准确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消除误解和偏见,共同推动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希望《新疆四史》能够被更多的人阅读,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和新疆。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近年来,针对新疆问题的误解与争议层出不穷,为了正本清源,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新疆,推动对新疆问题的正确认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版集团于2021年推出了《新疆四史》一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新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点以及治理新疆的艰辛和成功经验。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展开,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疆四史》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的历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辐射的边疆,承载着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阅读《新疆三史》让我了解到在古代,新疆是多个王朝的世袭领地,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书中详细介绍了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让我对新疆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其次,《新疆四史》强调了新疆的多民族融合特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一直是新疆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四史》中有大量的篇章专门探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例如,在唐代和元代,汉族和回族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了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不同民族中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疆的多元文化。

第三,《新疆四史》揭示了新疆治理的艰辛与成功。新疆地处边疆,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分裂和动荡的情况。为了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新疆地区。在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政府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扶贫开发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政府为新疆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最后,《新疆四史》引导了我对新疆问题的正确认知。过去,针对新疆问题,媒体报道多有偏见和误解,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误解。而通过阅读《新疆四史》,我能够以更为客观、全面的视角来认知新疆问题,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判断事件的真伪。同时,我也能够更加积极地传播真实的新疆,消除不实的谣言和质疑,帮助更多的人正确地认识新疆。

总之,阅读《新疆四史》让我对新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的历史,体会到了新疆的多民族融合特点,揭示了新疆治理的艰辛与成功,引导了我对新疆问题的正确认知。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新疆事业的发展,改善国内外对新疆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只有正确认识新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新疆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姓名门敬朗。

学号2011114020。

英国骚乱从2011年8月6日持续到8月11日,从伦敦托特纳姆区蔓延伯明翰、利物浦、布里斯托尔等地区,这是伦敦骚乱首次蔓延到其他城市。伦敦当地时间8月4日晚,警方怀疑一位非洲裔黑人男子——马克·达根非法持有枪支,在对其进行拦截时发生交火,达根中枪死亡,此事件成为了英国骚乱的导火索,此后数日多个地区骚乱事件陆续上演。直至8月11日,英国骚乱才趋于平息,据英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英国连日来的骚乱已有超过2250人被捕,逾千人遭起诉。

一、高失业率诱发骚乱爆发。

这次骚乱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它是多种矛盾成分的集合,只不过是在达根——这位少数族裔事件的点燃下爆炸而已,同时它也暴露出了英国社会存在种种问题:高失业率、贫富分化问题、缺乏道德责任感、教育的缺失、福利制度的弊端等等。而高失业率正是引发炸弹的主要成分。

英国失业率不断上升、收入减少,据英国统计局统计,英国的失业率仍维持在7.7%的高位。骚乱中心之一的利物浦已成为英国无就业家庭比例最高的城市,有超过30%的家庭全家失业。在整个英国,将近20%的家庭没有人就业。大伦敦区的托特纳姆为9.3%、英格兰西北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为8.6%、西中部(西米德兰)的伯明翰为8.5%,为此次骚乱发生和波及地区。其中,托特纳姆区的失业率高于大伦敦区的平均水平。而且外来移民主要集中在北伦敦、利物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失业率高地区与移民聚居区重合,导致骚乱发生。

随着经济的萎靡,巨额的财政赤字让右翼的保守党人削减福利,遭到了为福利所“圈养”的底层民众的强烈不满,并且为福利体系所异化的他们已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狭小的市场和萎靡的经济体失去了自我造血的功能,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安抚躁动的失业大军。有数据表明,英国约有300万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全靠领取福利生活,其中约10万个家庭有4个或更多孩子,其中有900多个家庭至少有8个孩子。因而群众对失业以及福利保障的减弱的一直不满,致使这种情况导致英国社会的不稳定。

二、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自助的宗旨,综合实施城市社区的社会救助。

社区社会工作对英国失业的介入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是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可利用资源为失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协助其进行职业介绍、子女教育、等等,实行“多元式救助”;第二个方面是对失业者进行生活就业技能的训练。根据劳务市场的需要,社区工作者主动为失业下岗者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以帮助其返回就业市场,实行“就业救助”;第三个方面是进行心理疏导。社区工作者主动与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进行沟通,通过访谈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树立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消除他们的失落感和不满情绪,调整好心态,实行“心理救助”。第四个方面是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居民救济金的发放,负责某一个区域内社会救助的具体事务工作。如对救助金申请者的情况调查和确认,帮助其完成履行各种必要的手续,协助有关部门对救助申请者进行审批并及时通知本人,发放救济金等等,实行“项目救助”。在救助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工作可采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等多种介入方式。

社区社会工作从这几个方面介入,一方面,可以把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和家庭与个人的利益较好地或者直接地结合起来,使得救助工作能够找准救助对象,切实帮助救助对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社区组织的功能与社区工作者的作用,联结家庭、邻里、亲友等与社区的救助网络,从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帮助社区救助对象。

三、再就业服务。

失业造成了群众的不公平感、剥夺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成为影响英国社会稳定的因素。因而社区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社会政策、社区资源、发动社会力量扶持失业人群,不但要救助,而且要互助、自助。

(一)、社区社会工作对再就业服务的作用。

骚乱暴露了英国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大多发生在社区范围之内,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来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它需要依靠社区社会工作者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力量加以解决。并且社区社工身为社区的一份子,他们也最了解社区群众的需求,最了解失业者的感受,因而从社区工作入手进行再就业服务再适当不过。

1、深入家庭,了解实际情况。

英国骚乱发生的重要的地区多是失业率高的贫困地区,他们长期处于较低的阶层,难以实现向上层流动,因而会主体意识较差,缺乏就业信心。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调动和集中社区各种资源,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建立互助和自助的网络,构成再就业系统工程。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帮助那些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缺乏群体意识、自控能力弱的个体克服自身的弱点,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其重新走向社会再就业的自信心。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能够协调社区内各种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关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以使其在再就业工程网络中起重要作用。

3、进行心理疏导,稳定失业下岗者情绪。

英国失业下岗者在失业下岗之前长期依靠企业或社会福利,一旦因企业破产而失业、减员下岗或者福利削减,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实际问题,必然会产生一些埋怨情绪和自卑心理,对前途也感到非常茫然,无疑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仇视社会。而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性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再就业服务,增进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沟通,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社区可以建立一个宣泄的平台,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指导顾问。社会工作者要进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社会救助,把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社区再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再就业服务的范围首先表现在社区之内,因此,社区社会工作对再就业的服务工作范围也就主要集中在社区。社区工作者要做好社区再就业服务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除政府的有关政策和调控以外,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社区各单位和团体以及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组织和协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开展再就业创造工程,具体说,有几个方面的内容和途径。

1、鼓励失业者再就业。

英国失业者包括失业者以及不愿意参加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要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市场行情等方面的服务,提供就业培训,鼓励他们创业、寻找职业,以促使他们能够较为顺利地走向市场,达到再次就业的目的。

英国失业者有数少数族裔,有缺少高等教育者,从事社区内一些服务工作则是较为现实和可行的。组织从事社区服务也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自助方式。社区服务,首先要以服务为宗旨,创办以服务于社区企业单位、居民、流动人口等对象的服务型市场。面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如家政、青少年、妇女、老人等服务市场等。一方面,社区服务工作可以使失业下岗人员获得临时性的工作和收入,以“劳动福利”替代“生活福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社区群众,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从而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但是社区工作者要从整个社区的角度出发进行介入,协同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做统一计划安排,合理布局服务类别,合理调配人员,以使得就业问题和社区建设更好地协调起来。

3、鼓励和协助失业下岗者向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和行业流动。

社区之内并不是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惟一场所,社区工作者要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在宏观上收集和分析来自城乡市场的信息资料,引导社区的富余劳动力向一些短缺劳动力的地区和行业流动。

新疆四史新疆四史心得体会范文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牢固地树立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暴乱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论断有着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树立起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2、认清三股势力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对新疆的社会产生过深远的恶劣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煽动宗教狂热,鼓吹新疆“独立”,搞什么“东突厥斯坦国”。这30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组织团伙被我公安机关破获。从1990~2001年,新疆“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达200余起,造成各族群众、军警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事实证明,民族分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动乱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对“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坚持“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

则。“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4、.高度重。

意识形态领域是我们与民族分裂势力斗争的又一重要战场,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门和广泛的人群。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特点,这场斗争复杂而隐蔽,难度相当大。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对宣扬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的“三本书”的批判,开展了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研究。从1992年起,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开设了以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课程,在全疆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从1997年起开始,对大中专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对“三股势力”渗透比较严重的学校,派驻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整顿治理。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培训、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设抵御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西藏、新疆进行广播渗透的“西新工程”,积极开展广播电视进农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图书报纸送到各族农牧民手中的“东风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广大农牧民中。这些宣传工作,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响彻新疆大地。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和规矩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不守规矩,必有倾覆之虞。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我们党在90多年的艰难求索中,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矩,无不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探索、试错和创新的结晶,无不是奋斗智慧、经验得失的积淀,有些规矩,还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痛定思痛总结形成的。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党员是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品质,不仅在于始终和人民在一起,还在于始终以严明的组织纪律做坚强保证,确保我们党不变质不走无论是党章这个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总规矩,还是政治纪律这个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无论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国法,还是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的党内规矩;无论是成文的刚性规矩,还是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自我约束规矩,都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财富,都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总之,党内规矩是刚性和软性的合集,既包括党纪国法这样的“硬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未成文的“老理儿”。没有纪律和规矩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只是空中楼阁。

党的以来,习强调要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党的通过新修订的党章不久,习即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老师心得体会2000字3篇心得体会。”此后无论是到各地考察还是在中央主持会议,习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指出:“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对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培训,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

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进一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对于我们党的极端重要性。在谈到如何“守纪律讲规矩”时,习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习语重心长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并且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这不仅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对党内存在问题的鲜明态度,必须引起全党警醒。从以来查处的一系列案件看,一些身居要职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离心离德,大肆拉帮结伙,大搞阴谋诡计,甚至侵蚀到党的一些重要领域和部门,其触目惊心的程度已经到了必须背水一战的地步。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本身同样危险,必须断然采取措施纠正。

漠视政治纪律往往是一切腐败现象的源头。从近年来陆续查处的腐败窝案看,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充分暴露出在某些领导干部眼中,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已被视若无物。这并不是说党的纪律和规矩发生了变化,而是这些人的脑子里已经根本没有了纪律和规矩这根弦。这些人,自以为上有保护伞作靠山、下有黑金当后盾,将自己的前途命运捆绑在“帮主”身上,沆瀣一气、贪赃枉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老师心得体会2000字3篇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老师心得体会2000字3篇。这些人把党和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党和人民做事的权力,变成效忠“帮主”的私器,自身沦为某些人豢养的家奴,上下协同、共趟浑水,互相借力、互相庇护。这些人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其腐败和破坏的程度越大,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越大。“癞痢头打伞,无法无天”,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如脱缰之马,正是一些人最终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此类腐败圈子历来是从政的大忌。孔夫子曾指斥这些人是“同而不和”的丑类,我们党岂能容忍!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除恶务尽,彻底割除党内的腐败毒瘤,才能形成和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守纪律讲规矩,这就是我们党的规矩。对党忠诚,是讲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管党治党的前提。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确保在政治方向上不走岔、走偏。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以忠诚、干净、担当和“三严三实”为标准,选拔那些公道正派有能力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坚决铲除“小圈子”滋生、蔓延的土壤。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勤灭蝇、勇打虎,绝不手软。

“举头三尺有纲纪”,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才能有权不“任性”,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领导干部唯有敬畏法纪,恪守“三严三实”,才能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纲领。我在会议结束后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年底按照学校及保卫处党支部要求又一次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8个“坚持”: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必须牢记20字方针: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文化润疆”是这次座谈会20字方针中新增的概念,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六年前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作出这样的论断: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今年的座谈会总书记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如何在新疆开展好民族团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长远部署: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努力把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坚定政治立场,将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结合实际,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参加学校及保卫处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是踏实做好本职工作。要深刻理解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按照学校要求,落实各类**防范措施,毫不放松抓好校园巡防巡控,提高**防范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人民在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里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即便面对这凶猛的疫情,也迅速有效地防控保障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要以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尽我所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献策献力,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01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3010.4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09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我的家乡是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它东连中国石油城玉门,西接国际旅游名城敦煌,南北与肃北县毗邻,西北连接新疆哈密市。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家乡盛产棉花、蜜瓜、小麦、甘草、锁阳等,享有“中国密瓜之乡”、“中国锁阳之乡”和“中国棉花基地”的美称。家乡还有许多很美味的地方名吃,有外酥内软馅儿甜的油炸面糕,爽滑汁美的瓜州酿皮、凉面,筋道可口的瓜州拉条等等,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说起我的家乡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小西湖,历史悠久的榆林窟和汉长城,宽阔的广场和公路,优雅的住宅小区,美丽的校园……。

不过,宏伟的风力发电厂更是我们瓜州最亮丽的风景线。漫步在戈壁上,向远处的发电厂望去,一个个的风机像一位位战士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它们每一天都在为我们瓜州创造着财富。过去的瓜州风大、干旱,现在的瓜州不但绿树成荫而且正在利用我们丰富的风能为我们的家乡创造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勤劳的瓜州人民正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不断挑战,努力奋进着。

我相信在我们瓜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变得越来越好!作为家乡的一员,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掌握好建设家乡的各种技能,为家乡的发展献一份力。啊,我爱我的家乡!

 近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自治区党委6月3日召开的教育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张春贤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了“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的要求,特别强调广大教师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事业发展路子,为建设教育强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老师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首先要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在新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念非常重要。我们教师要自觉承担起反分裂反渗透的职责任务;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树立标杆,用一个个“微行动”教育感染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品德课、班队会课等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贯穿始终,实现集中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反渗透的自觉性。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老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好学生。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师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事业,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的关键。“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学生。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授业,也不易。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教师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积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化。教师光有知识是不行的。他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才更符合时代需要。

教育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要了解新疆教育的特殊性,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与少数民族师生、家长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互相帮助,牢记自己的身份和神圣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去。

历史是过往的长河,而我们亦是历史长河的沙粒,它滚滚向前,我们也追随而至。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变局之中,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而这种变化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想当初在南湖那一叶小小帆舟居然诞生出了现在14亿中国人的执政党、九千多万党员的政党。这一步步走来,是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奋斗出来的。很荣幸我也在去年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这是我的成长,是党组织接收了我。

加入组织后,更多的学习让我知道了新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许多的挑战。就现在来说,我们正在经历后疫情时代。如今,疫情并未结束,世界各地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天感染人群还是很多,但只有中国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这样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我党又一次在面对大灾难时彰显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而我也在这次疫情下成长了,小时候有听过非典,那时候还小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才理解疫情的可怕。每一个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每一个人又可以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实现到化,可以去牺牲自己拯救他人,把爱传递下去;可以克制自己不添乱,把稳定发展下去;可以坚持信仰不放弃,最终得到胜利。

我们始终会消散在这历史长河,但我们这代人创造的历史将永远铭刻传诵下去。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近日,我通过阅读《新疆四史》一书,深入了解了新疆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从中收获颇丰。这部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扇打开了解新疆的窗口。以下是我对《新疆四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新疆四史》我对新疆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本书对新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使我对新疆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到近代新疆的变迁,我逐渐意识到新疆地区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新疆的历史发展也与中亚、西亚等地区产生了深刻的联系,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融合,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新疆。

其次,通过《新疆四史》我对新疆的多民族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新疆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让我更加准确地认识到新疆人民的丰富多样性和宝贵文化如何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这本书也深入探讨了伊斯兰文化在新疆的影响和发展,让我对穆斯林教派及其在新疆的地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新疆民族文化的了解,我深切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对社会的丰富和繁荣的意义。

第三,《新疆四史》让我认识到了新疆的边疆特殊性。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带,与中亚和西亚接壤。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疆地区一直扮演着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特别是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新疆地区充当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中亚和西亚与中国的贸易、文化、宗教等交流。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了解到新疆地区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政治变迁,既有利于新疆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入领会到新疆地区的边疆特殊性,让我更加理解和关注新疆的发展和稳定。

第四,《新疆四史》引发我对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新疆地区居住着大量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对新疆伊斯兰教的了解,我认识到宗教信仰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同时,这本书也深入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许多历史时期,新疆地区的政治发展与宗教有着缠绕不清的联系。对我来说,新疆的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不仅是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思考,也是对全球多元宗教与政治互动的思考。

最后,《新疆四史》让我更加珍视和关注新疆的发展。新疆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新疆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然而,新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民族关系、政治安全等。通过对新疆的深入了解,我更加珍视和关注新疆的发展,希望新疆的各个民族能够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阅读《新疆四史》让我对新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新疆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特点。并且,引发我对宗教与政治、边疆特殊性等问题的思考,更加珍视和关注新疆的发展。我相信通过加强对新疆的了解,在推动新疆的发展和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方面,我们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展新疆四史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和教育,力求让人民群众对历史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四史的展开不仅展示了新疆地区的丰富历史文化,更使人们认识到了历史的深沉和厚重。通过深入学习新疆四史,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的宝贵,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新疆四史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疆地区多民族的特点。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之一,其地域特殊性决定了其多元文化的存在。通过学习新疆历史,我了解到新疆面积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历史现象是其特有的文化景观。不同的民族在新疆历史发展中产生了交往、交融、交流,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在世界范围内寥寥可数。

其次,学习新疆四史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疆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新疆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域纠纷,但这并不能改变新疆是祖国领土的事实。我国历史上的很多民族多次迁徙,而新疆地区是他们重新安家落户的地方。通过学习新疆四史,我更加意识到,新疆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共同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学习新疆四史让我懂得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性。通过学习新疆历史,我明白了新疆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一样,都是有鲜明特色的。新疆四史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反映了新疆地区的历史演变,更传承了祖国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使我意识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一脉相承的,只有传承好历史文化,我们才能拥有独立的文化品牌,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学习新疆四史让我有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道路的信心。新疆地区是我国边疆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边疆纷争之地,但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力发展,新疆地区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学习新疆四史,我明白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道路的重要性。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走下去,新疆地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学习新疆四史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增强了我对新疆地区的认同感。新疆地区的多民族特点、祖国领土完整、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道路的信心,使我对新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热爱和关心这片美丽的土地。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新疆地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