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文库 > 幼儿园小班评语 > 最优幼儿园小班论文题目大全(14篇)

最优幼儿园小班论文题目大全(14篇)

小编:HT书生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从家庭环境向学校环境过渡的重要阶段,它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些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评价,更是对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幼儿园小班教学论文题目

点击识字教学中的“假会现象”

要追求有价值的“引导”

如何让数学课从热闹变为高效。

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语文“结课”的“布白”艺术初探。

莫让“乱花”迷人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网站的制作。

走向清静的彼岸净土--感悟“诗化语文”

在对话中生成--关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

课堂教学要还权于学生。

跳出“语文”教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之“生态环境”

让班集体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

种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个性化教学摭谈。

浅谈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的关系。

不能搬家为哪般?——“愚公搬家”的理性思考。

走出围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师德——临照学生心灵的永恒阳光。

四十五分钟之后怎么办?——历史教学更要重视课外研究。

如何避免学科损伤——谈初中物理双语教学。

论数学日记的教育价值。

研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操作模式的实证研究。

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实践。

走出“精英主义”,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关注班级沉默的大多数——浅谈中等生教育。

文质之辩——关于课改实践和听课的几点思考。

中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开发“校园人文环境”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重视学生的听力培养听知能力。

低效管理:基于学校产权制度视野的分析和对策。

让写作成为语文教师的份内工作。

高考日记——对教育的几点反思。

关于教师发表论文合法性的调查报告。

语文课堂,万紫千红总是情。

课改中,语文活动教学如何避免作秀。

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报告。

范读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作用的调查报告。

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幼儿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促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小班阶段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此时期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能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管理工作,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园孩子在午餐后通常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或手指操。对于小班前期孩子来说,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在教师提醒、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带小班的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触――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什么事情都要老师提醒,一上午下来,声音都哑了。在这个环节里,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午餐后要完成的生活活动为例,我跟孩子们交流:

“你们知道午餐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我们要完成什么事情吗?”(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

“这段时间每天都一样长,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做的事情都一样多,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有的小朋友却没有办法完成?”(做事情不认真、拖拉)。

“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容易犯什么小错误?”(事情没有做完就去玩玩具、跑到走廊上玩……)。

通过商量,最终我们约定:从午餐吃完开始,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在手指操音乐响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当然,前提是坐到位置前应该把本来要完成的事做好。迟到的小朋友不能再搬凳子坐到集体中来,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且在别人做完手指操后,迟到的小朋友应该自行补做手指操,这个约定让孩子们非常紧张兴奋。经过半年的实践,他们都学会了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尝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头”。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深化巩固常规要求。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经验贫乏、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中,在幼儿的常规培养过程,还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持之以恒将常规地进行巩固。

1儿歌的妙用。

在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时,我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孩子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规则要求。

在幼儿叠衣服时候,我就运用儿歌:“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叠衣服的步骤,在洗手的时候,教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自来水打湿,擦肥皂,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搓,自来水冲干净,一二三,甩干净。”

洗脸时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毛巾,放手心(动作:拿毛巾,铺平放到手中),包好小手来洗车,先来洗车灯,左边车灯擦一擦(动作:擦左边的眼睛),右面车灯擦一擦(动作:擦右边的眼睛),再来擦擦小邮箱(动作:擦嘴巴),转一转,来到了平川幼儿园(动作:擦耳朵),嘀嘀嘀,到家了(动作:擦擦小鼻子)。”

吃饭时,利用餐前的时间念儿歌:“小饭碗,扶扶好,小勺子,拿拿牢,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

有了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2标记的暗示。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我在楼梯口画上箭号:为了让幼儿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拍摄了本班一位小朋友正确洗手的步骤,把照片张贴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孩子们每天洗手时,我都要提醒孩子们对照图片上正确的洗手方法来洗,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到了盥洗的好方法:为了避免孩子在喝水处你推我挤、把水泼洒在别人的身上,于是我在地面上贴小脚印,请孩子们踩着脚印去取水:为减少幼儿进卫生间发生碰撞,我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同时,我在各个区角也巧妙使用各种暗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挂饰不仅帮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在音乐角里,给放沙球的框子外就贴上沙球的标志,放服装的就贴上服装的图案,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东西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美工区我用剪刀、水彩笔等形象的图案:玩具区张贴各种玩具图标,小小标志可以帮助孩子强化“玩完玩具归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就是在这些各种标志的引领下,幼儿“有序摆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为自然产生,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习惯。

3榜样的激励。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有一次我发现子惠宝宝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放好,我马上表扬了子惠,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把毛巾放好,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放毛巾。孩子们看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因此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会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三、重视家园配合,同步推进常规教育。

重视家园联系,达到家园同步,帮助家长能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但一回家,家长往往随其自便,不能严格要求,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功亏一篑。因此,把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家在园的一致意识。例如,对幼儿进行礼貌方面的常规教育,我教给幼儿离园、到园、离家、到家的礼貌和礼仪,同时要求家长要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如送幼儿入园时,要做到主动和教师打招呼,让孩子学说、学用礼貌用语。我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们宣讲本班制定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并把编写的《行为规范儿歌》印发给家长,让他们明白“规范”的内容,按“规范”的要求去教育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不断受到潜移默化,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效果,就能得以巩固。

总之,小班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唯有这样,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文明人。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为此,我结合数学教育活动作了一些探索,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引导幼儿大胆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作用。

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并非提倡以幼儿为中心,只是让幼儿去动手、动脑、动口,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大班数学活动《6的组成》,教师课前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几何图形学具卡片,绿色的小梯形两个,绿色小圆片两个,绿色大梯形一个,红色大圆片一个,再准备数学卡片,“6”的分和式一套,首先让幼儿尝试说出图形的不同点,接着再让幼儿根据图形的不同点把他们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幼儿都能很快地说出:“图形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这时候,引导幼儿把颜色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边,不同的放在另一边,同时让幼儿用“6”的分合式来表示。就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操作练习,不仅培养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体现在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走在前面,大胆探索、发现、提问,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变单纯的灌输与模仿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能弥补教师灌输的不足也能弥补幼儿单一的模仿教法的不足,变“学会”为“会学”。如学习区别“宽窄”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尝试材料,如宽窄不同的纸、带子、木片、树叶等,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人的小盘里。开始,我让幼儿试着从盘子里任意找两样东西比宽窄,然后回答问题。通过教师引导说出是看出来的或是用重叠方法比出来的。然后请幼儿比比教室里钢琴和黑板哪个宽,哪个窄,又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这时再让幼儿动手尝试测量,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用带子测量,有的幼儿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有的测量方法正确,有的测量方法不正确,有的将钢琴的宽度与黑板的长度进行比较。幼儿的大胆尝试,不管是好是坏,教师都加以鼓励和引导。这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真是一箭双雕。

三.充分运用讨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己会学的能力。

皮亚杰的研究说明:儿童的头脑不是“白板”一块,他们是有思维能力的人,经过培养,逐步发展,接近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凡事有疑必问,常常能提出种种天真却不失哲理的`问题。特别在大众传媒发达、普及的今天,儿童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还能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在这种背景下,给幼儿大脑以足够的、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把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因此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倡民主、自主、营造良好讨论环境,让幼儿在讨论中修正,讨论中辨析,讨论中提高。讨论时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陈述不同的操作体验,通过提出各种合乎情理的用求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扩展了思路,大大提高了讨论活动的质量。如:大班数学活动――“等分”,活动一开始即营造讨论的环境,请幼儿观察教师头发的变化(扎两个辫子),讨论“只有一根绸带,怎样才能扎两根小辫呢?”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再如:把6个苹果等分后讨论:“你把苹果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让幼儿说出不同的等分方法。这样,幼儿便从讨论中获得了三种不同的等分方法,丰富了知识经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论文

摘要: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幼儿数学教育,不仅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更是要通过生活活动来进行,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加之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探索和亲身体验。可见,生活是幼儿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事物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存在形式,以适宜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

关键词: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3―6教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数学认知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与有趣”,可见,幼儿数学教育,不仅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更要通过生活活动进行,生活是幼儿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事物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存在形式,以适宜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因此,文中我以“寻找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内容”、“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一、选择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内容。

1、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内容。

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学习中,上课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日常生活中度过,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存在数、量、形的关系,而小班认识事物是从身边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的情景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数量变化,感知日常生活的数学知识,引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的关注和探究。如:幼儿午餐过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分类摆放碗筷,吃饭的碗放在哪里,盛菜的碗放在哪里,勺子又应该放在哪里,让幼儿通过生活实践操作,初步感知按实物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摆放。

2、从游戏中寻找数学教育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同时游戏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游戏为主,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时间渗透数学教育。如:角色游戏“点心店”,我将各式特色点心制作成口味不同(即由颜色来区分口味),并在货架上设置不同口味的标记,便于幼儿分类归纳摆放。

3、从环境中寻找数学教育内容。

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学习探索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抓住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包括环境。如: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为幼儿进行分组,“你是第几组?我是第几组?”

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1、设计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情境,寓数学教育于生活实践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投放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开展数学活动。

小班幼儿的数学操作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所以所投放的材料更适合选择生活中的常见自然材料,如:在开展数学活动“一一对应”的时候,我设计了活动《整理物品》,提供幼儿不同大小的瓶子5个,瓶盖6个,玩具锅4个,锅盖4个,圆珠笔4支、笔套5个,这些材料都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并接触到的,因此,幼儿一看见材料,并兴奋起来了,而且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幼儿能够一下子想到瓶子要盖上瓶盖、锅子要盖上锅盖等,绝大部分幼儿能够在探索中完成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并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多少的比较。

3、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数学环境。

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数学经验,对于小班幼儿而言生活化的数学环境,是十分受欢迎的,实践证明,只要他能去选择材料、操作材料,不仅有助于他们积累大量操作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方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在小班幼儿刚入园,我们就开始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每份盛放玩具的收纳盒上及放置的位置上,我们都用相同的标记贴着,让幼儿自己取放玩具;逐渐的,我们会在游戏区域有意识的布置数学角,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如;在区域游戏“建筑工地”,我们布置了一块大型停车场,停车场上设置了标有车牌号码的数字,小车上也贴有数字,让幼儿根据车牌号,一一对应找到停车位。

三、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情境一娃娃家“分发碗筷”

今天的娃娃家可热闹了,洋洋一家都要来到悦悦家为悦悦过生日,爸爸妈妈都在忙着准备,这时宝宝(洋洋)说:“我来摆好碗筷吧!”说动则动,洋洋拿起小碗就摆起来:“一个悦悦的,一个悦悦爸爸的,一个悦悦妈妈的,一个我的……”对于小班的幼儿,如果要他们直接根据人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碗筷,是有难度的,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通常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发碗筷,所以,在游戏中,洋洋会边说着人名,边发碗筷。

2、运用数学解决家庭中的生活问题。

家庭教育较学校教育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在学校,也应在家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和家长紧密的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运用分类知识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橱,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帮助父母做好餐前准备等等,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感受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经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数学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学前教育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全国各地以及西南地区还有很多幼儿园无户外活动场地、硬件软件设施不达标、对幼儿园投入的玩教具设备不够,大都以资金困难、条件限制等理由对幼儿教学设施设备投资少之又少,使得幼儿园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特别是教玩具的缺失使教学活动变得乏味无趣。如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何改变幼儿园“小学化”或“盲目跟风”的教学方式?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除了给予孩子关心关爱外,自制玩教具的有效运用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资源极其贫乏,学前教育发展相当滞后和缓慢,教育质量不高,教育发展不均衡,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周边的丰富“废品”,根据本地区孩子生活的实际状况,创造、自制一些符合本地区、本民族孩子年龄特点的玩教具。如利用纸箱、塑料瓶、盖子、布料等废旧物品制作的车子、喷壶、积木、象棋等玩教具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特别在教学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制作,既可以增加幼儿的活动兴趣,又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自制玩教具成了幼儿园老师的一项工作法宝,也是近年来许多幼儿园作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因此,自制玩教具对幼儿园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下面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简析如下:

一、自制玩教具解决了幼儿园玩教具稀缺的困难。

在国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在各乡镇建设了一大批幼儿园,较好地补充了公办幼儿园资源不足的现状,解决当地存在的“入园难”问题。但幼儿园教育光有这些硬件设施还是不够的,幼儿园不仅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更需要的是老师们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挖掘周边的“废旧”物品,并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成很多不同作用和玩法的自制玩教具,这些玩教具可以在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自制玩教具不需要太大的玩具,也不需要多么贵的制作材料,只要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箱子、旧报纸、药盒、卷纸硬壳、石头、纽扣、树叶、竹子、瓶盖等等都可以。例如:我们老师设计的《好玩的瓶盖》(如图1所示)就具有开动脑筋的玩具之一;我们以各种大小不一、高矮不一、形态不一、颜色各异的瓶盖为主要制作材料,以彩色即时贴、铁丝、扭扭棒、小木棍等为辅助材料。通过对各种瓶盖富用创造性地改造,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及发展水平而制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系列玩具。

同时也可以根据本地的材料自制一些有教育意义实践的玩教具。我曾自制的《造新房》、《小小编织机》玩教具曾荣获全国一等奖,本人荣获全国自制玩教具能手称号,这些作品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也让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小学习祖辈们的聪明才智和民族文化,这对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就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还有,乡镇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利用周边的石头、木头、松果、竹子、泥巴、细沙等自然材料自制或直接投放给孩子们玩,这些材料简单、环保,容易找,质量安全、成本低廉,经济适用,孩子们喜欢,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看!这是我指导帮扶幼儿园自制的一组户外运动器械玩具,11月份参加在浙江温州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幼儿园优秀玩教具荣获全国二等奖。

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就可以研究出很多有教育意义的玩教具,这些看似简单教玩具其实就是我们老师的教材、孩子参加游戏活动的道具(为防止“小学化”,不准订幼儿用书),这些通过老师的心灵巧手加工后制作出的玩教具运用在教学和游戏活动中,解决了幼儿园玩教具稀缺的困难。

二、抓住幼儿好玩特点,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运用自制玩教具来抓住孩子好玩的心理,把要学习的主题贯穿在教学和游戏里,让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在欢声笑语中掌握知识技能,把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转变成有趣好玩的玩具使用中,就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因为孩子只有在产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而且幼儿园的孩子专注事件的时间很短,我们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及需要,组织活动起来才不吃力。现在外出旅游的机会可以说很方便了,但对于黔东南的.小朋友来说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实习这个愿望,因此学习到有关于风景或者建筑的主题时只能通过观看图片、想象之类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效果很差,没有亲身体验,看几张图片就没有兴趣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运用拼图的游戏进行,让幼儿观看整幅图的形状,然后跟着拼图的景区路线找到景点,再请幼儿说出所到地点名称,并把景点的特色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就体验到这些美丽风景区。这看似简单的教学,却远远比干巴巴的讲解效果更适合幼儿,而且这些工作是我们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条件,灵活地自制一些有助于教学的玩教具,简单又实用,很受孩子们喜欢。

三、在教学和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的玩教具是不同的,小班孩子喜欢的是大件、颜色鲜艳、美观的玩教具,而中大班的孩子喜欢的是半成品的玩教具,他们不仅喜欢运用老师制作的玩教具进行游戏,还喜欢积极地参与,从中懂得“废品”也可以再次被利用制作出很多好玩的玩具。很多孩子天生就好动坐不住,如果把这种好动行为转变成自己动手制作,不失是一件好事。孩子的脑子里总是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这就是孩子们所谓的“创意”。只要有想法再加上实践操作,这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的意义。对于不好动的孩子,老师可以把制作玩教具的过程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整个制作过程,并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了解和学习的过程。比如,去年我园老师进行玩教具比赛过程时,我们就当孩子的面进行操作,有些孩子不太关注老师在干什么,而是喜欢围在老师旁边热情的“帮忙”,小嘴巴中不断问着不解的问题。制作完后,好多孩子还会主动要求老师将剩余的材料送给他们,第二天他们会将模仿老师制作的玩教具带来幼儿园向老师展示。通过这一举动我们发现老师制作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观察的过程,更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孩子们对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玩教具,自己玩起来兴趣更浓厚,满意度更高,自己更加自信和快乐。

四、增强教师技能,夯实教学基础。

根据新出台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也就是说音乐、美术(手工)、舞蹈、弹琴、讲故事等技能,样样都要精通,才能全面地做好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服务。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锻炼观察力和创造力,增强教师的技能训练,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自制玩教具有利于教师组织幼儿活动、有利于幼儿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会认真注意地去做一个“废品王”,只要视线能目击到的废旧物品就有可能成为有用的教玩具材料。当然,幼儿园得有一间储藏室,随时做好材料收集的准备,并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每学期开学时要召集老师们来对材料进行分类,利用纸盒、竹子、瓶子、盖子、木棍、石头等材料加工成教师组织活动的教材。同时,在制作的原则上要求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认真、仔细、耐心地钻研“教具材料”,充分地挖掘出它的使用价值和教学潜能,制作出适合本班幼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的玩教具,为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即能保证幼儿学习成果,又能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夯实教学基础。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幼儿教师应该将自制玩教具作为组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制作水平,发挥设计制作、巧妙运用自制玩教具的科学性、安全性、多样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多种发展需要,增强幼儿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乡镇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更应该利用好周边的丰富“废品”,为孩子做一些有效、实际的玩教具制作,让我们的“玩具教材”能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增添欢乐、带来智慧。

【参考文献】。

[1]林茅.重视对自制玩具的研究[j].学前教育,(03)。

[2]毛菊.幼儿教师玩教具制作现状审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04)。

[3]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3、江门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5、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

6、上海市d中学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研究。

7、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现状及改进建议。

8、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9、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10、“生态取向”的小学班主任评价优化的实证研究。

11、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

12、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13、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研究。

14、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中山翠亨小学学生德育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6、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奖惩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7、“特殊教师”的主体身份建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18、高中班主任期末评语及学生认同状况研究。

19、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20、全员德育理念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21、中学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德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2、当前中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3、初中英语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利用问题研究。

2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25、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6、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

27、通过班主任工作改善中职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

28、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

29、论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30、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

31、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

32、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

33、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

34、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35、班级“公正团体”道德教育策略探析。

36、班主任工作评价研究。

37、合作竞争共同提高。

38、初中班级德育活动问题成因及实效性研究。

39、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

40、中学班级德育管理问题研究。

41、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

42、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变迁研究。

43、“异常学生”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4、重庆市普通中学校本培训问题研究。

45、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实施探究。

46、试探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47、在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启示。

48、哲学思维指导下的中职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49、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50、普通高中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差,所以培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下面给家长朋友介绍几种方法。

观察法录制一些孩子自己穿衣、吃饭、自己照顾和管理自己的录像片,或者在幼儿园内选择一些做得好的小朋友做表演,组织小朋友看,然后再举一些与此相反的事例,让小朋友去对比,从中分辨是与非,好与差,激发孩子自理的积极性。

表演法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要求,创设一些情境,可与家长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正反两方面的形象表演给大家看,鼓励小朋友向做得好的学习。

直观法对最基本的技能,由家长做示范,然后指导小朋友一步一步照着做,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位小朋友掌握的程度,加以改正和指导。

游戏法这种做法,不是事先确定表演者,而是根据需要先明确一个主题,然后让小朋友参加这种游戏,在参与中快快乐乐地学会某种本领。这个方法在幼儿园中可由老师带领。

提问法针对实际,向小朋友提出一些,让他们思考后回答。接着再让小朋友自己提出一些,由家长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明确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故事法选择和自编一些故事,讲给小朋友,让他们通过故事,明白一定的道理,从而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在3岁以上的孩子中,可以发组织小朋友自己讲故事,还可以在家长讲完之后,让小朋友续故事,通过讲故事做到自己教育自己。

奖励法一个时期提出几项要求,然后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比,凡是进步的,哪怕一点一滴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在自制的评比表上贴上小红花,鼓掌祝贺。不仅可以进行单人比赛,还可以进行多人的比赛。

娱乐法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如洗脸、刷牙、梳头等,编入活泼欢快的乐曲中,编成小的歌曲,教给小朋友。也可以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儿歌教给小朋友。这样便使幼儿通过娱乐的形式学会了一些本领。

单教法每个小朋友都可能有特殊情况。所以要用单教法,就是“练兵教练”,手把手一点一点地教会。

以上几种方法,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只要坚持不懈,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一)评价内容片面、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智力因素非常重视,而对幼儿活动时应具备的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缺乏引导与肯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评价标准往往偏于成人化,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

(二)评价主体单一、方法单调,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师以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能力,这一切也是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忽略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差异。如评价时教师不考虑幼儿因个体差异绘画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教师评价时多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平的作品,评价对象仅在于此而已。对那些占大多数的处于一般水平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其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三)评价方式传统,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部分教师的美术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以一传统的评价方式出现:

关注美术作品的结果重于活动的过程,偏重技能忽视情感表现。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四)评价语言不具体,缺少艺术性、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在对幼儿绘画行为、绘画结果评价时,虽然语言坚持正面、鼓励,但单调、苍白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好”、“颜色很显眼”、“想得很特别”等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帮助小朋友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小兔后,老师启发说:“小兔喜欢吃什么呀,画个萝卜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色的花?”“怎么画黑色的太阳,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对幼儿的评价在考虑幼儿过去,重视幼儿现在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未来的长期发展目标,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多方面的有效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具体到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三)评价主体互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科学的美术评价,其中主体与客体是动态的,是不断变换的。评价活动既可由教师担任主体,也可以由幼儿担任主体,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改变过去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幼儿在美术评价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1、增强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幼幼互动是发展幼儿相互审视评价的最好方式。幼儿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更容易交流沟通,更能读懂相互的作品,感受同伴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心同伴的言行,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别人。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同伴间的对话、甚至争论,幼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相互之间学习、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中,一张使用了色彩明快的颜色,另一张使用的是色调灰暗的颜色。面对两幅作品幼儿参生了不同的评价。在如同辩论赛的评价争论中,最后他们发现鲜艳的色彩是好看,但会色调也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协调的灰色作品也很漂亮。让幼儿相互评价,用平等的眼光欣赏同伴的作平,这样做对幼儿评价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重视幼儿自我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经历。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充分展现在作品中。他们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因此面对幼儿们的作品教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耐心认真地听他们讲述作品中蕴含的故事。如:。幼儿的自我评价体现着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要正确的评价意见美术作品,就要从幼儿的角度以他们的方式观察世界,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

3、教师尊重幼儿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考虑到幼儿之间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美术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进行同样主题作品的绘画时由于幼儿个性特征和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作品的效果差距会很大。这时教师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而要做纵向比较,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给幼儿自信心,让他们有继续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能力有限,教师在评价时尽量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而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在评价时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构思,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不断完善作品。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自我评价和评价同伴作品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是但引导幼儿参予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获得相互学习、分享收获。

(四)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五)把握评价时机的切入。

评价时机的切入是指教师根据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进行评价。传统的美术评价往往习惯与选择在教学活动结束部分,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合理的时机切入可以安排在活动后,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和下一次教学活动前。

1、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美术评价可以存在于幼儿创作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是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及时针对教学、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化来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后者注重对对幼儿操作成果的评判。如:活动最后教师或幼儿对美术作品从构图、色彩、想象、等方面给予判定和指导。

2、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延伸活动中的评价。这类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发动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剪贴、布置,供幼儿相互欣赏、自我介绍、讨论、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运用这类评价时,还可以针对绘画过程以及作品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这类评价能详尽地进行交流、总结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对这一次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性。对系列、连续的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以上这些评价的时机各有所长,但也有其不足。例如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更能进行个别交流,而对集体活动中的问题不能给予解决;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则对上次活动针对性价差。因此,教师在运用这些评价方式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时机情况选择、综合运用,使评价充分发挥作用。

幼儿园小班老师教学论文

健康教育就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就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就是在学习,还就是在生活中都就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

4、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七、教学进度。

表格略。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幼儿园小班老师教学论文

作为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此外,我在幼儿常规培养时经常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教会孩子怎样做,懂得遵守每条常规的道理。良好常规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

摘要:我们从实践中感到,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一、发挥园所优势,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英语。

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幼儿没有认、说能力。而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7点入园到晚7点离园,12小时全部生活在园所,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可以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然中去掌握。如:早上来园,教师用英语问“goodmorning×××”,幼儿听上几天就学会了,并能模仿回答“goodmorningteacher”。每到洗手时教师用英语要求“pleasewashyourhands”(请你洗手)。在吃饭时,教师介绍饭菜,告诉幼儿米饭(rice)馒头(steamedbread)、鸡蛋(egg)、西红柿(tomoto)等名称,诸如请喝水,请拿水杯,请收玩具,上床睡觉等,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天天听好几遍。这些需要在专门教学中学上很长时间的大量词汇、句子,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听熟了,记住了,并学会使用。

二、注意英语在各项活动中的使用,培养幼儿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学习关键一点在于经常使用,在使用中达到脱口而出,成为一种能力。因此,我们注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与练习。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由一群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请一名幼儿当狼说时间,从1点说到12点,然后狼开始转身追逐幼儿,目的是练习幼儿四散跑的能力。游戏语言就是简单的一句日常生活用语:“现在几点了?”(whattimeisit?)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爱的,于是,教师改用英语让幼儿玩《whattimeisit,wolf》。仅此一句话在一遍游戏中重复12次,轮流当狼的幼儿用英语从1说到12报时,这样句型、数字、时间很快都被理解、学会了。再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在学习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后,教师每天到娃娃家当一会儿客人,引导幼儿用英语说“请进”、“请坐”、“请喝水”、“请吃糖”、“谢谢”、“不客气”等等,这样幼儿所学语言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巩固、练习,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那种学时才说,上课时才用,平时放置脑后,容易遗忘的弊病。

三、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学习英语。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同样有着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幼儿园毕竟囿于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时间内,而电教手段,能帮助我们克服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电教手段的优势在于有影可看,有声可听,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在早晨幼儿入园或户外体育活动、室内自由活动时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文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不占用幼儿任何活动时间,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磁带中尽管有学过的,没学过的,但听多了,脑子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学到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多了。

四、创设情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forawalk或takea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bequiet(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washyourhands(请你洗手)等等,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画面都在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在有鲜明主题的大墙面上,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水平进行设计。

2。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图片、实物、头饰、贴绒、立体沙盘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教师的作用是投放材料进行引导。如:小班在学过苹果、梨、桔子等水果名称后,教师设置了1棵立体树,在角中放些橡皮泥,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儿捏出或涂色后用曲别针挂在树上,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的练习,而捏的能力、涂色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有时幼儿会问桃子怎么说,西瓜怎么说,教师便教给他们,这样变被动学为主动要学。再如:在学习人体结构后,教师准备几个不同的组合人,在活动角中引导说:“我今天给自己画个像,你们看。”边出示各部分边用英语说:“thisismyhad(这是我的头),thisismyeye(这是我的眼睛)thisismynose(这是我的鼻子)。”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争着来给自己画像,嘴里大声说着thisismy…由于英语角的有趣和可操作,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总之,我们从实践中感到,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

1、参加培训的内部动机。教师内在学习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培训的内部动机,关乎教师是否需要培训。教师培训前有无内部动机也是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主动性、目的性的表现,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设计两个多选项目以确定学员参加职后培训的动机状况:在“您以往参加培训的原因”项目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提升专业素质(91.8%)”、“提升学历(27.4%)”、“上级规定(26%)”。在“参加‘幼儿教师国培计划’之前,您有明确的学习需求”这一项目中,54.8%的学员无明确的学习需求,45.2%的学员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其中只有6.8%的学员能注明具体的学习需求。这一结果在职称、教龄、职务等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提升专业素质的愿望强烈,但是对通过培训提升哪些专业素质尚不明确。同时,学员在培训前没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固然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有关,但学员对“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了解也影响着学员的内部培训动机的明确度。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了解程度与学员学习需求呈显著相关(r=0.279*,p=0.0170.05)。

2、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培训需求=希望状态一现有状态”,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通常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自身的不足相联系。正是这些亟待弥补的差距,会增强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目的性。针对培训内容需求,在调查时设计了“想学习的内容”和“不想学的内容”两个多选题目,培训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园本教研、儿童发展与评价、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幼儿园环境创设、现代教育技术等九个方面。结果显示,学员最想学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幼儿教育教学技能(71.2%)、园本教研(46.6%)、儿童发展与评价(37%);学员最不想学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育政策与法规(56.2%)、课程改革(38.1%)、教育理论(26%)。

从学员的培训内容需求性质来看,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都紧紧围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基本都是学员基于幼儿园教育工作意识到的、希望培训帮助解决的显性需求。但忽视了自身尚未察觉,但实际客观需要的教育理念、知识等隐性需求。

再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考量学员的培训内容需求,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基本属于专业能力范畴,而学员忽视的基本属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范畴的内容。这两个维度的内容同样是学员亟待提高的。我们对学员的《纲要》知识进行了测试,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并不令人满意,得分率仅为54.6%。这说明,学员自我报告的培训需求可能是不真实的,并非与专业不足相联系,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

3、对担任培训者的需求。调查设计了“你希望担任国培教师”的多项选择项目以了解学员对担任培训者的需求,发现学员最希望担任培训教师前三位是一线名师(76.7%)、高校教育专家(60.3%)、优秀园长(47.9%)。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培训者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学员对“高校教育专家”的累选频率位居第二,与某些研究结论不符。通过访谈得其原因,学员很少有与权威的教育专家交流的机会,觉得听专家的讲座很难得,专家的见闻体会很新鲜。

4、对培训形式的需求。调查显示,学员喜欢的排在前三位的培训形式是观摩研讨(累选频率为83.6%)、实践指导(累选频率为57.5%)、案例研讨(累选频率为50.7%),而对专题讲座形式的认可度偏低(累选频率为41.1%)。同时,学员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观摩研讨(累选频率为78.1%)、专题讲座(65.8%)。

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与专业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他们虽然认同理论性、知识性培训的.绩效,但较喜欢实践性、参与性强的培训形式。同时,学员的培训形式需求也说明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自觉方面,注重在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中提升显性的专业能力,忽视隐性的专业知识和理念的提升。

5、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的需求。“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培训期间的管理和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服务。有研究发现,参训教师普遍反映,培训结束后,他们很想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所学知识和技能,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缺乏后续的帮助和指导,便很快又陷入迷茫的困境。学员需要哪些跟踪服务?调查发现,学员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需求依次为发放课程资源光盘(累选频率为68.5%)、定期沟通与交流(累选频率为60.3%)、建立培训学员资料库(累选频率为41.1%)、课题研究指导(累选频率为37%)。

从该项目的累选频率看,学员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的需求很强烈,尤其注重培训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而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指导需求相对不高。通过访谈,发现这可能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使学员对培训的跟踪服务需求首先考虑到培训课程资源的分享;二是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不够,难从具体的学习与实践需要提出具体的跟踪服务需求。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存在专业缺失。受制于农村幼儿教师理论水平、专业发展意识、信息资源缺乏等内外部影响因素,农村幼儿园教师较难发现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关注工作中的显性需求,忽视隐性培训需求;多注重专业能力发展需求,忽视专业情意、知识、理念发展需求;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不一定依据专业认知,有一定的感性倾向;培训需求可能是不真实的,并非与专业不足相联系。此外,调查没有发现参加培训动机、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跟踪服务等方面在职称、教龄、园所所在地、职务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2、建议。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不能盲目尊重教师的愿望、需求,要重视在培训前通过问卷、访谈、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需求调查,进行科学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展教育培训需求的多层面分析。鉴于上文结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不能只依据教师个人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要在不同水平展开,以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有效。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针对培训对象群体,可以从社会需求分析、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等三个层面开展。社会需求分析立足于其立项的社会背景,突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社会价值,如“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社会需求是“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要充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组织需求分析要回答“农村幼儿园要解决什么问题?培训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岗位需求分析要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把宏观的社会需求分析、中观的组织需求分析具体化,明确岗位胜任水平与标准,再审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现实状态与理想或标准状态的差距。从多层面进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可避免教师个人培训需求中的各种专业性缺失,科学、全面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状况,更好地实现培训的专业引领作用。

(2)多渠道和方法收集数据。教师培训的岗位需求分析要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观察、需求报告等多种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教育专家、培训者、教研员、园所领导、教师等为调查对象,避免数据的片面和单一。如进行教师岗位需求数据采集时,在重视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和自我报告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入园长、教研员的访谈、问卷调查、教育专家和培训者的访谈、调查报告,以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解克服农村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和自我报告的专业性缺失,为科学分析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做好全面的数据资源。

(3)应用科学的分析技术。从不同的分析层面、人员、数据收集方法获取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也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培训者要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是不现实的。培训者可以采用“三角互证”技术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其中的三角除了指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还指不同的资料来源、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理论假设、不同的时间和情景、样本中不同的人群等,采用三角来研究同一现象的目的是为了彼此验证,增加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找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践中真实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有限的培训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培训绩效提高。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小班

我班共有19个幼儿。其中,男生12个,女生7个。由于年龄小,这些幼儿中,许多幼儿的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差。因此,我们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将幼儿自理能力、常规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强化班级管理力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1.不断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班老师密切配合,加强保育工作,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都指导他们自己做,例如自己穿脱鞋袜,自己吃饭等等。因为对幼儿来说,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协调合作能力。例如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关照幼儿的冷暖、安全,及时提醒幼儿饮水、擦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使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针对班级个别幼儿严重挑食的现象,我们两位老师坚持鼓励、引导和家园配合的原则,逐步帮助其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学期末,班级幼儿挑食现象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入园学前一直用尿不湿的毕麒小朋友,入园学前要抱着父母睡觉的胡廷楷小朋友,入园前要喂饭的陈颖小朋友等人,现在他们不但生活能自理,还能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

2.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是班级开展工作的保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我们运用音乐来进行常规训练,把各种音乐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听见某段音乐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回自己的座位坐好;听见另一段音乐就是上课的时间到了;听到《运动员进行曲》时就是要排队了;听到另一优美的音乐时,不管你玩得有多么开心,都应该把玩具收起来……这样,使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常规更加好。

其次,针对本班个别幼儿时而发生的争执、攻击性等不良行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一是在集中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不乱发脾气”、“好东西大家一起玩”、“我们是好朋友”以及“我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好处及争执甚至动手带来的坏处。学习用商量的、礼貌的语言和同伴说话。

二是抓个别教育,针对班上有攻击性行为的突出个体,进行正面教育。

三是树立榜样,通过分发小红花,评选好孩子等手段,激发幼儿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愿望。

3.认真养成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

我班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幼儿只知道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不知道自己也有责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小帮手”活动,让幼儿逐步承担为集体服务的责任,发勺子、收拾玩具、摆放图书等,让孩子轮流担任,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也能较好的完成。

11月中旬,我们还把全班幼儿组织到青泉公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通过让幼儿拾落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二、发挥蒙氏教学优势,提高幼儿多种素质。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蒙氏阅读和蒙氏数学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蒙氏教学优势,提高幼儿的多种素质。

在教学中能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将新的教育观融入到工作中。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特别注重游戏在活动中的运用。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我们老师以合作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以自身的行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对小班幼儿来说,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并不能掌握知识,而只有在直接的感知和体验中,通过不断的重复才可以稳定巩固。因此,同样的活动内容,我们会投放到区角活动、自由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继续练习、巩固。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本班教育教学总目标和主题进展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引导,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我们能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反思与调整,使整个区域活动呈现阶段性、连续性,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小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个体,他们对环境有自己的.要求。开学初,我们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环境,让孩子成为环境中的主体。每次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为每个主题都设计了主题墙,便于幼儿学习与操作。环境能育人,在布置环境中,我们也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与我们一起美化生活学习的环境,将他们的作品都上墙,以此提高了幼儿各种剪、画、撕、贴等各种技能,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11月初,我班幼儿举办了“手掌印花”美术作品展,我们还创办了作业展示台,随时展示幼儿数学和美术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活动兴趣,从而培养了她们的素质。

蒙氏教学优势明显。目前,我班幼儿熊昊、张泽安、廖璐等小朋友会认字卡宝宝上的所有字,会背蒙氏书上的16首诗歌。

三、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我们利用早操、户外活动、集中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得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我们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疾病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各种消毒工作,以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本学期我们通过网络、家长会、开放日,充分整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将班级幼儿的活动照片及时发布到网上,家长马上就能看到幼儿在园情况,方便快捷。同时,家校路路通、电访、面谈、家园联系栏和宝宝成长档案等方法都加深了家园的联系和互动,使家园在教育上达到一致性。

在“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我们老师利用网络、电话、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有关知识。同时,每天我们定时不定时的对班上的幼儿进行检查。面对家长的询问,我们都能耐心接待,热情向家长说明幼儿园的相关情况,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园的每一天。

12月底,我们组织幼儿到会议中心,参加了全园性的大型亲子活动,并与本部小班一起表演了《两只老虎》和《放学歌》。

总之,幼儿的成长需要每阶段的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20xx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立足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为出发点,在平凡的每一天中注重孩子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不断地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

一、思想方面:

作为青年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指导老师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同时还是自己在教学路上的引路人。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且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比如我的数学师傅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积累深厚,经常能够在很多很有难度的问题上给我解答。比如我们教研组的韩老师、高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平易近人,教学经验丰富,乐于帮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我不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教学方法,也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半年来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

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课中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随时用家校通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我常常缩短午休时间,利用午自习时间给他们开小灶。

4、作业。

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方便掌握的习题。关键是做到当堂达标,我经常出一些小卷,课上给学生做,下课就交,然后给他们批改,做到当堂达标,减少课上内容,精讲精练。

5、教研。

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为了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工作之余还经常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标准,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