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文库 > 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

小编:曹czj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一

目前,椒江、黄岩、路桥三区正在迅速掀起“学王盛事迹、做合格党员、创一流业绩”的学习热潮,各级党组织纷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带动广大党员学优看齐、对标赶超。

“王盛同志凭借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用自己的青春和忘我的精神谱写了一曲秉公执法、惩治犯罪、忠诚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官之歌,值得我们每一名同行学习。”在椒江区人民检察院的“周一学习夜”上,党员陈常谈起这位同行,言语中满是钦佩和赞许。

椒江区直单位各党支部利用周一学习夜组织学习,要求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王盛典型示范,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86个支部、1200多名机关党员认真学习了王盛同志的先进事迹。各镇(街道)把专题学习讨论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农村(社区)党支部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学习。

“身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要向王盛同志看齐,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奉献、实干争先,积极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6月8日上午,在黄岩区江口街道洋头村的党员学习会上,40余名党员济济一堂,用自己朴实的话语,结合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悟,深入探讨交流“合格党员标准”,并列出自身问题清单及以后改进方向。这是黄岩区“学习王盛、做忠诚党员”的一个镜头。

目前,该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兴起向王盛同志学习之风。学习王盛,做忠诚党员,要学习他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学习王盛,做忠诚党员,要学习他秉公办案、廉洁正直的赤子情怀;学习王盛,做忠诚党员,要学习他心中有爱、司法为民的大爱情怀。在黄岩,全体机关党员干部正以归零心态,结合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座谈等方式,以王盛同志为榜样,自觉对标看齐当先锋,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番新业绩。

“以后要将王盛同志作为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督促自己。”近日,学习王盛同志的先进事迹在路桥各级党员干部中反响强烈,他们纷纷表示,要以王盛为榜样,进一步拉高标杆、争先进位,为实现“三个率先”、争当台州经济总量跻身全省第二方阵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路桥区在全区广大基层党组织中组织开展“学王盛事迹、做合格党员、创一流业绩”专题学习讨论,并结合远程教育“一月一推送”活动,充分发挥时代先锋网作为学习平台的媒介桥梁作用,结合周一学习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等积极组织学习,并将学习情况通过“路桥先锋”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同时,路桥区还将学习、监督和考核情况以学分和学习时长相结合的形式量化体现,使推送工作抓之有据,通过后台管理、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暗访”,对推送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真正收到学习的效果。

路桥区金清镇的党员学习先进,主动认领党员“服务清单”。“王盛同志在家庭压力大、负担重的情况下还能取得骄人的成绩,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讲道德、讲奉献。”腰塘村党支部书记梁根玉说。

看了党员学习王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二

“燃尽生命未了情。”2019年8月13日,瓮安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增刚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瓮安县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贵州省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全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公仆。

“革命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从正廉洁于公于私光明磊落。”

灵堂上短短又简单的24个字,却真实地写照了龙增刚同志不平凡、不简单的一生。

龙增刚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用共产党人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赤子之心忠于党、国家和人民。为党的事业燃尽了生命。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却有着先进共产党人的思想觉悟。他处事公道正派,为官清正廉洁,工作无私奉献。他是践行“安、专、迷”组工精神的优秀楷模,他是用生命践行“三严三实”的优秀基层党务干部。

龙增刚同志只是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却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乃至为这个理想而燃尽生命,他是21世纪雷锋、张思德、焦裕禄等优秀人物的合体,是在偏远的小县城逐渐成长起来的革命勇士,是2019年感动中国的伟大人物。由龙增刚同志的事例我们想到了我们自己,作为肩负国家教书育人之重任的中学教师,也应该像龙增刚那样抛却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即使自己不是党员,也要用一名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不挑肥拣瘦,不怨天尤人,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视如己出。

从龙增刚同志在基层扎实工作的事例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只是在偏远的乡镇中学从教,也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干哪行爱哪行,在哪教都是教,对工作和学生都要做到问心无愧,为了能为乡镇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要给学生半瓶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在平时要多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误人子弟。

龙增刚同志一心为民,心系群众疾苦,忘我工作,忘我病痛。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学会关心他人,工作上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多体谅领导的难处;和同事相处要照顾他人的情绪,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对待学生要热情,除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身体,更要给贫困生和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用真诚的爱感化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人间还有真情在,从而在他人困难的时候他们才会伸出援手,爱心接力才得以传承。

龙增刚同志从不用职务之便为家属谋福利。这种不以公谋私的高尚品德,也让我们为之动容。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一点,不以公谋私,让自己的孩子或亲戚在学校中享受特殊待遇。即使自己“槽中有人”,也不能搞特殊,走后门,借亲戚或朋友之手寻成功捷径。

龙增刚同志虽死犹生。正像一首诗写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倒下的只是血肉之躯,永存的将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精神。这种精神,将燃烧成熊熊火炬,为我们照亮人生的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你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做龙增刚似的好榜样,你是一名干部,就应该做龙增刚似的好公仆;你是一名领导,就应该做龙增刚似的引路人,你是一名普通人,就应该学龙增刚把平凡的事做好,做大,乃至轰轰烈烈。

龙增刚精神,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心中永远不会泯灭。反之,我们将使之发扬光大,使之得以传承。我们要学习龙增刚同志,恪尽职守,在生命即将凋零的时刻,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三

近来,“网抑云”成了网络热词,很多人在音乐评论中,或感慨人生不幸、或感叹事业难为、或哀叹道路难行。同一时段里,一则“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新闻映入眼帘,与面对艰难满是抱怨不同,四位英雄与生死竞速,迎困难逆行。

对比之下,生而为人,我们岂是不幸?青年干部站在了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越是面对困难,越要昂扬振奋,逆行而上,书写出自己的责任担当。

逆行而上,青年干部要少些“丧气”,多点“志气”。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面对每一个具体事务,说多了丧气话,便是对自己下了负面的“判决书”,青年干部不论身居何地、经历何事,都绝不能轻言“丧气”。相反,不论所做何事,都要以“务实为民”的大志,梳理好自己业务工作的每一处纹理。疫情期间,青年防控干部在高强度的排查任务面前,泡面成主食,熬夜成常态。但一线的青年干部,以“我不上谁上”的豪迈志气,为疫情防控贡献了青年力量,书写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逆行而上,青年干部要少些“怨气”,多点“逆商”。工作不顺、事务难缠,在基层的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会面临各种“绊脚石”。有的干部,面对逆境,便死气沉沉,或颓废,或抱怨,最后只能蜕变为“老油条”,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而有的干部,却能把“逆境”当机遇,不论遇到什么险阻,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笑脸相迎,在一次次的逆境挑战中杀出一条“血路”,摆脱自己人生的“瓶颈期”,让磨难成为自己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孰优孰劣,高下立判。青年干部,面对人生的逆境时,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以高超的“逆商”走出自己的别样成长。

逆行而上,青年干部要少些“泄气”,多点“作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青年干部工作在具体业务中面对挑战,稍有泄气,便容易轻言放弃,从而错失自己成长的黄金期。一次不大成功的矛盾调节、一次坎坷曲折的业务往来,一次颇有缺憾的治理规划不应该成为“泄气”的借口,相反,存在的缺陷漏洞需要弥补,获取的教训经验需要汲取,青年干部要把工作漏洞当作学习完善的机会,查缺补漏,久久为功。这样方能在不断作为中增长为民务实的实际能力,才能在基层的工作中磨砺自身,展现自己的责任担当。

青年干部,在你的舞台上,有办公室里热心开朗的同事前辈,有帮扶家庭中热情的叔叔阿姨,有田野大棚中思维开阔的致富能手。“人间很值得”,与其坐而“网抑云”,不如站做“奋斗者”。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四

非典一役,钟南山誉满华夏。但如果认为他此时才“功成名就”,就大错特错。早在20世纪90年代,身为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就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名扬南粤大地,199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xx大代表。

很少人知道,钟南山是侨眷。钟南山的父母早年留学美国,他和妻子的大部分亲戚都在国外。父亲钟世藩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儿科一级教授,当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在其时广州最大的中央医院任院长,掌管着医院一笔13万美元的巨款。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卫生署的一名官员到家里来了四五次,动员父亲将这笔款子带往中国台湾。父亲虽然不问政治,但还是觉得应该留在祖国大陆。当时的情景,给年仅13岁的钟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5年,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然而,真正当上医生,已是10多年以后。

1971年,他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1979年至1981年,钟南山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面对导师先入为主的轻视,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长期学俄语的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语言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在英国进行关于吸烟与健康研究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一直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同时抽800cc的鲜血。

从当年谢绝盛情挽留回国,到与非典殊死搏斗,20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钟南山说:在国内做研究,困难要多一些,有时国外只要一年时间,国内要3年,但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心里踏实,有成就感。

2023年共和国勋章个人心得感悟大全篇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__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__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__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