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文库 >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

小编:曹czj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一

商周时期:特点: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

春秋战国时期:特点: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殂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c、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b、私家园林: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七玲珑,色彩淡雅素静;著名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b、江南类型: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略显局促。著名园林有:江苏无锡物寄畅园、上海的豫园等。

c、岭南类型: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都较高而宽敞。自然条件比北方、江南都好。著名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晕园,东莞的可园等。

4、中国古代雷锋林的组成要素:

1)山

a、秦、西汉时期:特点:开始人为造山,象征东海神山;

b、东汉时期:开始模仿自然山水。

c、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意式的叠山。

d、唐宋时期: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e、明清时期: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2)水

理水方法:a、掩:做法: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作用: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b、隔:做法:在水中筑堤,或在水面上架桥。作用: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c、破:做法:用乱石为岸,植以细竹、野藤等。作用:平添山野风致。

3)植物

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

植物的象征意义:

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松柏:坚强和长寿。

兰花:幽居隐士。

莲花:洁净无瑕。

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

石榴:多子多孙。

紫薇:高官厚禄。

4)动物

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

5)建筑

主要有:

厅堂,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

楼阁,例如北京颐的佛得阁。

书房馆斋,例如苏州留园的五峰仙馆。

榭,例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

轩,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

舫,例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

亭,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形、方形、六角形等。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等。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等。例如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

廊,从横剖面上分析,可将廊分为四种类型,即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例如苏州沧浪亭中的复廊。

桥,可分为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

桥可以增添景色,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

漏窗,采光通风,构成漏景。

龙墙,蜿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

洞门,供人出入,构成框景。

空窗,采光通风,构成框景。

6)匾额:楹联瑟刻石

匾额:置于门楣之上的题字牌。

楹联:门两侧柱上的竖牌。

刻石: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

5、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名称: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移景。

添景与夹景:添景讲的是主景与过渡景的前后关系;夹景讲的是主景与两侧景物的关系。

框景与漏景:漏景必须通过漏窗;框景可通过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

借景的种类: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二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下面职场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2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3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与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4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5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6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7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8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14届,初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卷

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知识点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四

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7会计法律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会计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关规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有两种形式,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1.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依法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做出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6种形式: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此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形式(如责令限期改正、通报等)。

【提示】《会计法》中涉及的行政处罚形式有责令限期改正、通报、罚款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分的形式主要有:

(1)警告;(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开除。

(二)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 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主刑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使用)。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 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提示】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

(3)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

2017会计法律基础知识测试题

孙某曾应聘在甲公司工作,试用期满后从事技术工作,2年后跳槽至乙企业成为该企业的业务骨干。甲公司为实施新的公司战略,拟聘请孙某担任公司高管。经协商,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1)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为3个月;(2)合同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离职后,孙某在3年内不得从事与在甲公司同类的业务工作,公司在孙某离职时一次性支付补偿金10万元。

在劳动合同期满前1个月时,孙某因病住院。3个月后,孙某痊愈,到公司上班时,公司通知孙某劳动合同已按期终止,病休期间不支付工资,也不再向其支付10万元补偿金。孙某同意公司不支付10万元补偿金,但要求公司延续劳动合同期至其病愈,并支付病休期间的病假工资和离职的经济补偿。甲公司拒绝了孙某的要求,孙某随即进入同一行业的丙公司从事与甲公司业务相竞争的工作。甲公司认为孙某违反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知:孙某实际工作年限12年。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对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与孙某不应约定试用期

b.甲公司与孙某可以约定试用期,但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最长期限

【答案】acd

【解析】(1)选项a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终止后一段时间又招用该劳动者的,对该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再约定试用期;(2)选项c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但是约定的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2.孙某可以享受的法定医疗期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答案】c

【解析】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6个月。

3.对劳动合同终止及孙某病休期间工资待遇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孙某与公司约定的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b.孙某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应延续至孙某病愈出院

c.公司只需支付孙某劳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的病假工资

d.公司应支付孙某3个月病休期间的病假工资

【答案】bd

【解析】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医疗期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享受医疗期内待遇。

4.对甲公司与孙某各自责任的下列判断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孙某应遵守竞业限制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b.竞业限制约定已失效,孙某不需承担违约责任

c.甲公司应支付孙某离职的经济补偿

d.甲公司不需支付孙某离职的经济补偿

【答案】bc

【解析】(1)选项ab:用人单位如果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条款,就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否则该条款无效;(2)选项cd: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2017会计法律基础知识]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五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学生中心”提倡在做中学。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本章简答、论述】

教育个体功能:指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表现为3点: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民主化,技术现代化。

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教育民主是21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包括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多的扩大教育机会,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2.要力争实现优质教育机会均等,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灵活的编写教材,实现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二章 教育与人、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国外的是: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国外的是:洛克、华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教育、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有:阶段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2岁~15岁左右,儿童身心巨变时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

“帮助少年起飞”指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任务。

【本章简答、论述】

最新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十篇)篇六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

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分为层级制、职能不同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