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文库 > 写作指导 > 晋祠作文500字(七篇)

晋祠作文500字(七篇)

小编: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晋祠篇一

八月六日下午,我们游了晋祠,留下了美丽的记忆。

一、晋祠的“三绝”和“三宝”

晋祠很有名气,因为它有“三绝”和“三宝”。“三宝”是指圣母殿、献殿和鱼沼飞梁,“三绝”是指难老泉、侍女像和周柏。

二、晋祠的布局

晋祠位于悬瓮山东边的山脚下,坐西朝东。

我们进入大门,沿着中轴线往西走,迎面看见水镜台,水镜台,古时候是在这里演戏的。

穿过水镜台,前面有一条河,河上架这一座桥,这桥叫做金仙桥。

过了金仙桥,我们可以看到金人台。金人台上站着四个金人,这四个金人是铁铸造的。古时这里经常发大水,古人希望用金人把水震住。

从金人台往西,可以看见一个献殿,古时,献殿是用来放祭品用的。

献殿以西,有一个鱼沼飞梁。这是一个十字形的桥梁,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走过鱼沼飞梁,前面就是圣母殿。圣母殿的廊下有八根柱子,每根柱子上盘有一条龙,圣母殿里面供奉着一个圣母像和42个美丽的侍女塑像。

圣母的的北边有周柏和唐槐,南边有难老泉和水母殿

三、晋祠的传说

剪桐封弟的故事

西周时候,年幼的周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他与其弟姬虞在院子里玩耍,他随手拾起一片桐叶,剪成圭形,递给他弟弟说,“把这个唐国封给你”。从此,姬虞做了唐国的诸侯王。后来,唐国改名为晋国。后人为纪念姬虞,在这里修了晋祠,据说这圣母殿里的圣母就是姬虞的母亲。

难老泉的故事

古时有个姓柳的姑娘,嫁给晋祠古唐村的一个人。她婆婆虐待她,每天让她担水。她婆婆有个坏脾气,只喝前桶的水。

有一天,她担水到半路上,遇到一个向她要水给马喝的老人。她答应了,马喝完后一桶水,也把前一桶的水喝了。喝完后,老人给她一个马鞭,告诉她只要把马鞭放在瓮里抽一下,瓮就会水满。她试了一下,果然瓮满了,从此,她不再担水了。

她婆婆渐渐的发现了这个秘密。一天,她婆婆让她回娘家,她婆婆马上在瓮里乱抽马鞭,结果发大水了。柳氏看到后,马上跑回家,坐在瓮上。

从此,水就从柳氏身下源源流出,这就是难老泉。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在难老泉北边造了水母殿。

晋祠篇二

——题记

有许多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就好似外国友人初到北京,未去游览长城一样。”所以,来到太原,就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处的悬瓮山麓,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有悠远的历史,它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而建。

有人称晋祠原为晋王祠,但,“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是人们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它有著明确的纪念意义、很好的实用功能、高超的科技手段、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晋祠有宽阔、开敞的场院:进入祠门,有一戏台,台东部为乐楼,西部为三面开敞的戏台,面向圣母大殿,四周开阔,可容万人聚集。其实早原始人砌筑祭坛、竖起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柱时,建筑空间就从一定的自然空间中划分了出来,有了人的属性。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圣年间。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还存有精美彩塑侍女41尊、明代补塑2尊,在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坐,神态端庄,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其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

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葱葱郁郁,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有一处不得忽略掉的景——鱼沼飞梁。它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叫十字形桥,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圣母殿上翘的一角遥相呼应,显示出其殿翅欲飞之势,许多游客参观到这里,会往池中扔入几枚硬币,许愿,有人说池中的鱼儿死后会化成鱼仙,来实现客人们的愿望。

置身于晋祠,你不能不为古人的匠心独具而赞叹。只有单纯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实在活力不大,而一切诗情画意寄情托性,还须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创造丰富的、流动的步移景异的画面,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浪漫的想象,情景交融才是晋祠之美的真正所在。

晋祠篇三

去太原不去瞻仰晋祠,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来过数次太原,我还是第一次走进晋祠,走进这座集儒、释、道文化内涵,融山光水色盛景,汇文物古迹大观的古建园林群。

三月的太原,街头的柳树已经悄悄炫出了嫩嫩的绿,汾河的水哗啦啦流过古城,两岸的杏花似乎要打起了骨朵儿,手扶着轻盈的树枝,小心翼翼的看着微风中枝头上的点点花絮,使人直生出一股怜爱之情,似乎都不舍得多看它们一眼,生怕看的多了化在眼里呢。

出太原沿着春枝摇曳的马路,驱车往西南方向行约十公里,便来到了悬翁山下,晋祠,就依悬翁而建,从山脚一直往上延伸到半山之腰。晋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美誉,这里不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而且分布着近百座历代劳动人民修建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它们在苍郁的古树的掩映之中,在晶莹澄澈的晋水的映衬之下,简直就是一卷壮美无瑕的图画,让人们应接不暇,流连忘返,难怪刘大鹏曰: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我驻足在晋祠戏台“水镜台”前,眼光一下子被两旁楹柱上的对联所吸引: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这寥寥二十字,竟描绘出了一幅晋祠胜境,山色有情韵,流水多柔静,晋祠之美,何须用的笔墨,分明就是上天哗哗啦啦泼下的五彩熏染装扮在了人间;百鸟鸣春景,花枝笑春风,大自然用秀春妙笔,把晋祠这篇文章写的如此有声有色,如此生动迷人。

天地难老泉难老,人生难老情难老。

古往今来多少梦,走笔山水访春早。

看,晋祠的古柏抽芽了!

晋祠篇四

晋祠里面的建筑都是那种老式房子,外表上都能很清楚的感受到,有些地方的砖瓦、颜色什么的都掉了,坑坑洼洼的,给人一种想一探究竟的感觉。

圣母殿的右边就是难老泉了。虽然只看到了那写有“难老”的牌匾,不过看那气派的外观也可以想象那里面的样子了吧。

最吸引我的便是那棵课文提到的周柏。这棵大柏树是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写下“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古柏至今仍是浓荫疏影,苍劲挺拔。它肯定见证了晋祠3000年来得变化,真想知道在我们看到之前它是什么样的。

晋祠篇五

晋祠在这美丽的蓝天白云下显得分外美丽。

金黄色的字体显露出晋祠的金碧辉煌,给人一种迫不及待想进去的感觉。

穿过这美丽的大门,走进晋祠里面。哇!苍天大树,满目琳琅,什么三千年古柏呀,茂盛的竹林……什么苍天大树都在这里看见了。

在晋祠里,每走到一个地方,就有一棵树,这不,这里就有一棵年龄三千多岁的古柏,这棵古柏斜着身子,好像在说:也许这样,我会更舒服一些,可以睡个“阳光觉了”!!正因为有这棵苍天大树,许多游来的游客可以在这树下遮阴,休息休息,也让有来的游客知道晋祠的年代是多么的久远。

走进晋祠,当然要去“圣母殿”看看啦!门口由八根盘龙柱支撑着圣母殿。圣母殿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圣母殿可以说是晋祠内年龄最大的一座建筑。

在圣母殿和献殿之间,有一座桥,这座桥叫做“鱼沼飞梁”我想取名的人肯定是看到有鱼“飞上”水面,又回到水底,来回的循环,于是,他想到给这座桥取名为“鱼沼飞梁”的吧!这座桥是由34根小八角的石柱构桥边。造型以十字为桥体,许多的建筑家都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好建筑。

如果有机会,在空中看晋祠,那是绝对的美,看,这一瓦一片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就连屋檐的边上都有细致的图案,屋檐上留有各种神兽,日日夜夜守护着这妹子的晋祠。

晋祠的美,美在树,美在桥,美在屋檐,美在晋祠的每一个角落。

晋祠篇六

太原西南有山,名悬瓮;山麓有泉,名难老、善利,晋水之源;源上有祠,名晋祠。“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须静读细品,方可体会到它的神韵。今冬,我北上太原,一个人静静地读了读晋祠。

翻开晋祠的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桐叶封唐。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一天,西周大内之中,有二童正在玩耍,一阵秋风刮过,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下,如黄蝶翩飞,煞是好看。一童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削作圭形,一本正经的对另一童说:“以此封若。”这情景被旁边的史佚看到了,他即刻走上前,请求前童择日立后童为诸侯。前童说:“吾与之戏耳。”谁知史佚却严肃的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因此,其后就真的把他封于唐,成为唐国的始封之君。削桐为圭之童为谁?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被封着是谁,成王之弟姬虞。这姬虞也真够神的,据说,当周武王与虞母绸缪时,梦到天帝对他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说来也奇,十月怀胎,小孩诞降,手上竟真有一个“虞”字,因而武王给他起名叫做虞。因为他被封于唐,人们又称他为唐叔虞。其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国临晋水,于是就把唐改为晋,晋国之名从此始。人们在晋水之源建祠来纪念他,这就是唐叔虞祠,后来又改称为晋祠。

晋水流千年,飘走了春秋的霸主晋、战国三雄韩、赵、魏,直至煌煌大唐龙兴晋阳。读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当年形胜来眼前,唐叔功德悬日月。由古唐而晋,由晋而大唐,不由赞叹:晋唐之源。

晋祠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更是一幅赏不够的画。悬瓮山,因半山古有巨石如瓮,故名。此石现已不可见,据说早在北宋仁宗时就因地震山坼,巨石摧毁,勿复瓮形。《山海经》说:“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圣母殿依山而建,是晋祠的主殿,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雕梁画栋,琉璃飞甍,甚为壮观。圣母殿西侧有水母楼,东侧有三千岁侧卧周柏卧龙柏。由此而下,依山就势,亭台楼阁台榭等建筑次第排列,周柏唐槐,古木参天。晋祠太古老了,不免显得过于沧桑。幸运的是,前几天刚好下过一场小雪。此时,残雪薄敷,正好给它平添了一色明丽。近赏远观,黄瓦翠树,虚实黑白,浓淡天成,妙趣无穷。如果说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它们的错落排列,加上难老泉泉涌朱玉,智伯渠曲折逶迤,流水潺潺,真的就是一首古琴曲了。凝神倾听,如师旷操琴之妙音,典雅而清婉。鱼沼澄碧,红鲤戏水;飞梁独秀,鸟展双翼。站在飞梁上可兴观沼中群鱼戏水,想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妙辩的场景,享受庄子人鱼之乐,体悟人生的意趣。画好乐妙,不能无舞。圣母殿内,正有北宋“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自可邀来婆娑。对佳人,赏画听乐,会心先哲,真人生快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周柏上飘下《诗经?唐风?绸缪》之古风:“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唐槐上摇落李太白深情的歌,歌声随着曲水而叮咚:“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醉翁欧阳修骑着马来了,他唱道:“行人望柌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历代文人学士来此吟诗填词的不知凡几,我不知晓,但晋祠知道。

聆听悬瓮水声里,千年晋祠想象中。“诗无达诂”,画无尽赏,乐无竟解,经典常读常新。对于堪称集诗、书、画、乐诸经典于一身的晋祠,恕我才疏学浅、知寡识陋,权且粗浅的写写描描,还望它不要怪罪于我。

晋祠篇七

时时还会记起跟爸爸妈妈一同游览晋祠的情景。

进入晋祠后,首先来到了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铁人高大威猛,游人纷纷驻足,与它们留影。

离开金人台,穿过对越牌坊和献殿,就来到了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桥梁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雕塑。桥下一池清水,水中有十几条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鱼儿在欢快地游来游去。爸爸告诉我,鱼沼飞梁这种十字形桥式,在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此一例。

过了鱼沼飞梁,就来到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前。圣母殿里摆放着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据说是圣母娘娘与侍女们的塑像。可惜,那次去时圣母殿尚未对外开放,我没能走近她们。真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她们,能够亲手触摸到她们。

圣母殿的左侧是善利泉,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它的孪生姐妹、“三晋名泉”--难老泉。“水是晋祠的灵魂”,这里的泉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令人叫绝,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听爸爸讲,他小时候来晋祠,一进入晋祠就能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而且水势很大,可惜现在的泉水已经换成了自来水。

晋祠的参天大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唐槐拔地而起,尽显苍劲风骨,映衬着晋祠分外庄重、幽静。

晋祠就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艺术殿堂。